第4章 残杀和内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残杀和内斗

 

当时拓跋濬面临的最大的外部威胁,自然是南方刘宋政权的刘义隆。

刘义隆三次和北魏交手都吃了亏,实在很没面子,虽然吃了不少败仗,江淮一带饱经战乱成了一片废墟,但瘦死骆驼比马大。

两国争霸,拼的是军事实力、经济能力、人口规模,拼的是综合国力。

在拓跋濬看来,北魏除了军事实力占优,其他各项指标远远落后于刘宋。相比北方连年战火,长江以南人口密集、经济繁荣,论综合国力刘宋还是略胜北魏一筹。只要刘义隆整训几年恢复实力后,对拓跋濬仍有一战之力。

总之,刘义隆有在战场上输很多次的资本。

而且刘义隆此时年富力强,只有46岁,和他60岁去世的父亲刘裕相比,还是相当年轻的。而且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按这身子骨熬过刘裕的岁数问题不大。

已经当了30年皇帝的刘义隆永远有一颗北伐的心,尽管已为此受伤多次,单说这点比很多东晋的皇帝都强。东晋时代的祖逖、刘琨这些从没得到政府实际支持的北伐名将会在地下哭死,恨自已生不逢时。

对刘义隆,拓跋濬必须小心应对。

拓跋濬派出大量间谍深入刘宋境内,不断收集刘宋军事、经济、人事情报,做到知已知彼。

不久潜伏在南方的间谍突然给拓跋濬带回一个意外的好消息——刘义隆死了,而且是以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被杀了,凶手是他的儿子刘邵。

这可能吗?

拓跋濬下令情报机构马上侦探,各路信息陆续传回,消息准确,刘义隆真死了。

刘义隆当皇帝时间长,生育能力超强,儿子就有19个,女儿有11个。

孩子多了不好管,容易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特别是刘义隆的产业还这么大,谁都想多分一杯羹,要是能上位就最好了。每个人都这么想,这让法定继承人太子刘邵压力很大。

继承人的地位虽然是法定了,但谁也说不好过程会不会出问题。太子实在是个高危岗位,秦始皇的太子扶苏、汉武帝的太子刘据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为了巩固自已的阵线,刘邵四处寻找同盟者。他和自已另一个兄弟刘濬关系最好,哥俩经常在一起商量事。按照惯例,其他皇子在刘义隆的安排下外放守边,和拓跋焘在彭城斗嘴的武陵王刘骏就是其中一位。

事情就出在刘邵和刘濬身上。

刘邵、刘濬和他们的姐姐东阳公主刘英娥关系好,刘英娥对一个叫严道育的女巫深信不疑,而这个严道育又是由刘英娥的婢女王璎鹉推荐的。通过这几层关系,刘邵、刘濬、刘英娥、严道育、王鹦鹉这5个人经常在一起谋划。那时没有手机微信电话,见面、聚会、送信这些事情需要靠人跑腿,于是刘英娥的两个家奴陈天与、陈庆国成了这5个人来回联络的工具。

好了,到这时,一个有共同利益的小团队,或者叫小团伙形成了。

刘劭、刘濬二人经常犯错误,多次遭到刘义隆的责问,搞得二人十分恐惧。做错了事想办法做好就行,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刘劭却开始疑神疑鬼,担心自已地位不保,和刘濬商量,找到严道育祈求鬼神庇护,又用玉石雕刻了一座刘义隆的雕像进行诅咒,诅咒完就埋在含章殿前。

事到如此,刘劭、刘濬已经犯了让每个皇帝极其忌讳的罪行——巫蛊之术。

无论是不是迷信,总被人暗中指着咒早点死,搁谁能舒服?

当初汉武帝就是在这个罪名下,大开杀戒逼死了自已的太子刘据,酿成汉武帝晚年最大的一场冤案巫蛊之祸。

这几个人也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不敢大意,保密工作的很好,几乎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事。

可随着一个人的突然死去,局势顿时变得不可掌握。

东阳公主刘英娥去世了。

按照当时的规矩,公主既然去世,那服侍公主的人就要遣散,婢女王鹦鹉就在待遣散名单中。可有巫蛊这个事,王鹦鹉的去留就不能太随意了,搞不好要出人命的。

刘劭、刘濬为了保命,暗箱操作把王鹦鹉嫁给了刘濬府中的沈怀远为妾,在刘濬眼皮子下,王鹦鹉只能继续保守秘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还在控制范围中

没想到这个王鹦鹉之前在公主府时和陈天与私通,这个陈天与是个情种,对王鹦鹉嫁给沈怀远这事很不满,经常威胁要把之前这些事公之于众。王鹦鹉害怕了,把此事告诉了刘劭,刘劭派人把陈天与秘密杀了灭口。

听说陈天与被杀,另一个传递消息的人陈庆国害怕了。他心虚,以为是巫术害人之事泄露,导致了陈天与被灭口,为求自保将所有事情全都向刘义隆坦白。

大难临头各自飞,友谊的小船彻底翻了。

刘义隆极其震惊,派人逮捕了王鹦鹉,在她家搜取出刘劭、刘濬二人几百封往来密信,又挖出了埋藏在含章殿前的玉石雕像。人证物证俱在,刘义隆下令有关部门严加追查此事,女巫严道育闻风而逃。

刘义隆对刘邵、刘濬两兄弟竟然也参与其中痛心疾首,拍着桌子叫着刘濬小名说:“虎头啊虎头,你怎么也做出这样的事来,如果没有我,你们母子二人怎么办?”

刘义隆毕竟不是铁腕的汉武帝,虽然愤怒,但顾虑也太多,最终还是没有对刘邵、刘濬下定处罚的决心。

父子亲情、君臣关系、朝堂利益平衡,牵一发而动全身,实在不好抉择。

刘义隆更希望能有一个台阶,刘邵、刘濬跪下认错,群臣劝谏一番,他对两人痛骂一顿做个处罚,平稳平息这事对谁都好。

可没想到,刘义隆还没看到台阶,又一个晴天霹雳。有人举报了还在外逃的严道育行踪,这个举报为父子三人的关系钉上了最后一颗棺材钉子。

严道育藏的地方确实让人想不到,她化妆成尼姑逃到太子刘邵的府中躲藏,后又跟着刘濬潜逃到了镇江。

刘义隆马上派人抓捕到严道育的两个婢女,经过审讯坐实了三人如今依旧沆瀣一气。刘义隆命令把两个婢女押送到建康,并下决心废黜太子刘劭,赐刘濬自杀。


    (http://www.94xsds.com/book/406378-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