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致命魅影之笑面煞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章 致命魅影之笑面煞星

 

在 19 世纪的英国,那是一个工业蓬勃发展却又社会阶层分明的时代,伦敦的大街小巷被浓稠的煤烟与雾气重重笼罩,煤烟仿若黑色的幽灵在空中盘旋缭绕,雾气似冰冷的轻纱紧紧缠绕着每一寸空间。马车在石板路上辘辘作响,车轮与石板的撞击声在寂静中回荡,街边的煤气灯在黄昏后发出昏黄的光,宛如一双双朦胧的眼眸,带着几分神秘与沧桑,窥视着这座城市的悲欢离合。

那是一个深秋的清晨,寒雾如浓稠的铅灰色棉絮,紧紧地包裹着伦敦城。贝克街的咖啡馆内,暖炉中跳跃的火苗在努力驱散着屋内的湿寒,却只是稍稍缓解了那股沁入骨髓的凉意。艾丽丝身着一袭深褐色的呢绒长裙,裙角处精致的蕾丝花边在这黯淡的光线下略显模糊,她静静地坐在窗边的位置,面前摊开的报纸上,油墨字仿佛也被这寒意冻住,散发着冰冷而沉重的气息。她的目光如寒星般在报纸的字里行间穿梭,眉头微微皱起,似是被什么不祥的消息所困扰。

汉娜坐在不远处的桌子边,她穿着一件黑色的皮质猎装,腰间束着一条宽皮带,上面挂着一把锋利的匕首和一把短枪,那金属的光泽在昏暗中闪烁着冷硬的光。她正全神贯注地擦拭着枪械,每一个动作都熟练而沉稳,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玛丽则在柜台后忙碌着,她身着素色的围裙,围裙上绣着几朵淡雅的小花,为这沉闷的氛围增添了一丝生机。她双手灵巧地操作着咖啡器具,蒸汽袅袅升腾,浓郁的咖啡香在屋内缓缓散开,试图为这个清冷的早晨带来些许温暖。

“艾丽丝小姐,您看今天的报纸了吗?又有一起年轻男性溺水身亡的案件发生了。” 玛丽的声音打破了屋内的寂静,她的眼光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艾丽丝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我看到了,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三起了。这些案件看似意外,但其中必定隐藏着什么秘密。”

汉娜停下手中的动作,走到艾丽丝身边:“这些案件确实蹊跷,受害者都是擅长游泳的年轻男性,却都在看似平静的水域中溺水身亡。我们必须介入调查。”

艾丽丝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没错,我们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玛丽,你有没有听到过什么关于这些案件的传闻?”

玛丽思索了一下,说道:“我听说在一些案件现场附近出现了画着笑脸的涂鸦,人们都在传言有个‘笑脸杀手’。但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有用的信息了。”

艾丽丝的眼神变得更加深沉,她知道,这将是一个棘手的案件。她想起那些受害者的家庭,他们的悲痛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她的心。这些年轻的生命,在本该绽放光彩的年纪,却被无情地夺走,她决心要揭开这背后的黑暗真相,为他们讨回公道。

午后,阳光如利剑般奋力穿透层层厚重的云层,丝丝缕缕地洒在泰晤士河上,河水顿时泛起粼粼波光。艾丽丝和汉娜来到了最近一起溺水案件的现场。河边弥漫着一股潮湿的腥味,河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荡漾,像是在诉说着这里发生的悲剧。

艾丽丝身着一件黑色的风衣,头戴一顶宽边帽,帽檐压得极低,几乎遮住了她大半张脸,只露出紧抿的嘴唇和坚毅的下巴。她缓缓蹲下身子,膝盖轻触潮湿的地面,双眼如鹰隼般紧紧锁定在河边的泥土上。潮湿的泥土上有一些凌乱的脚印,那些脚印或深或浅、或大或小,杂乱地交织在一起。由于长时间被河水冲刷和无数行人的肆意踩踏,脚印的轮廓已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在刻意隐藏着背后的秘密。艾丽丝眉头微蹙,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执着,她仔细地端详着每一个脚印,试图从这看似毫无头绪的痕迹中找寻到一丝线索,哪怕是极其细微的蛛丝马迹。

汉娜也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会不会是受害者留下的呢?”

艾丽丝摇了摇头:“不太可能,受害者是在水中溺亡的。从尸体打捞位置以及水流走向综合判断,如果是受害者在岸边留下这些脚印,那么其行走路径应该更趋近于垂直于河岸朝向水域,且脚印会在靠近水边处出现因踏入水中而导致的模糊、变形甚至消失的迹象,但这些脚印明显是沿着河岸有一定的平行移动轨迹,并且在在远离水边的地方依然保持着相对清晰和完整的形态,所以这些脚印的位置和方向都不太符合受害者的行动逻辑。我怀疑是凶手留下的。”

她们沿着河边继续前行,在一处草丛中,艾丽丝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物品。那是一块破旧的手帕,手帕上绣着一个精致的字母 “M”,颜色已经有些褪去,但依然可以辨认。手帕的质地柔软,却带着一种陈旧的气息,仿佛承载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块手帕很可疑,也许是凶手掉落的。我们带回去化验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 艾丽丝说着,小心翼翼地将手帕放入物证袋中,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上,汉娜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刻痕,像是一个简陋的笑脸。艾丽丝看到后,心中一动:“这与传闻中的笑脸涂鸦相呼应,看来我们找对方向了。” 这个笑脸刻痕在斑驳的树皮上显得格外突兀,仿佛是黑暗中的一双眼睛,冷冷地注视着她们。

回到贝克街的咖啡馆时,夜幕已然如一块沉重的黑幕,严严实实地笼罩了伦敦城。煤气灯在街头闪烁着昏黄且微弱的光,行人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模糊而匆忙,仿佛是被黑暗驱赶着的幽灵。寒风在街巷间呼啸而过,带着刺骨的凉意,吹得窗户哐当作响,似乎在诉说着这寒夜的阴森与寂寥。

咖啡馆内,暖炉中跳跃的火苗顽强地抵抗着屋外的湿寒,却也只是在这小小的空间里营造出一片虚幻的温暖,咖啡的香气袅袅升腾,与屋外的寒冷形成鲜明的对比。艾丽丝坐在桌前,眉头紧锁,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今日在河边探寻到的零散线索,那些文字仿佛也被凝重的气氛所压抑,静静地躺在纸页上,等待着被串联成真相的那一刻。

此时,门突然被一股寒风猛地推开,发出 “嘎吱” 的声响,仿佛是黑暗奏响的序曲。一位身着黑色斗篷的女子悄然踏入,那斗篷质地厚重,像是由上等的羊毛织就,在黯淡的光线上泛着微微的光泽,边缘处还镶着精致的黑色蕾丝花边,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的韵味。斗篷的帽子低垂,如同一层面纱,严严实实地遮住了她的容貌,只露出一小截白皙的下巴,在黯淡的光线下若隐若现。随着女子的进入,一股淡淡的湿气裹挟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特殊气息一同涌进屋内,那气息似乎不属于这伦敦常见的味道,瞬间吸引了艾丽丝的目光,那女子的黑色连衣裙在斗篷下若隐若现,裙摆长至脚踝,行走间微微摆动,似是一朵在暗夜中悄然绽放的黑色花朵。裙子的领口处绣着一圈细密的银色丝线,宛如繁星闪烁,与她那深邃如夜的气质相互映衬。腰间系着一条深紫色的腰带,皮质细腻柔软,上面镶嵌着一颗散发着幽光的黑色宝石,简约而不失高雅。她的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皮靴,靴面光洁如镜,鞋跟不高,但却十分精致,每走一步都发出轻微而沉闷的声响,仿佛在敲击着人们的心弦。

她的双手戴着一副黑色的丝质手套,手套贴合手部线条,手指处微微露出一点白皙的肌肤,更衬得手指修长纤细。在她的脖颈间,围着一条黑色的丝巾,丝巾上绣着几缕暗金色的花纹,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如同夜空中隐匿的星河。丝巾的打法极为讲究,不仅巧妙地遮挡了一部分下颚,更凸显出她优雅的脖颈线条。

“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点什么?” 玛丽迅速迎上前去,脸上挂着热情的微笑,那笑容如同寒夜中的一丝温暖炉火,试图驱散陌生访客带来的清冷气息。

女子微微抬起头,动作缓慢而优雅,仿佛是在揭开一幅神秘的画卷。随后,一张美丽却苍白的脸呈现在众人眼前,她的眼睛深邃如幽潭,眼眸中闪烁着的光芒,恰似夜空中微弱却倔强闪烁的寒星,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气质。她的皮肤白皙如雪,却透着一种病态的苍白,仿佛从未被阳光真正照耀过。她的身姿婀娜,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一种高贵与优雅,然而这种优雅中又似乎隐藏着一种难以捉摸的冷冽,如同寒夜中的冰霜,让人不敢轻易靠近。“给我一杯拿铁,谢谢。”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如同微风拂过琴弦,在咖啡馆内悠悠飘荡,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女子寻了个角落的位置缓缓坐下,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表演,充满了优雅与从容。她轻轻摘下手套,纤细修长的手指如同白玉雕琢而成,缓缓拿起咖啡杯,那姿势犹如在弹奏一曲无声的乐章,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恰到好处。她静静地喝着咖啡,偶尔会微微抬起头,眼神不经意间扫过咖啡馆的各个角落,那目光中似乎隐藏着某种难以捉摸的情绪,时而深邃如渊,时而又飘忽不定,让人无法洞悉她的内心世界。

艾丽丝佯装不经意地瞥了女子一眼,瞬间被她独特的气质所吸引。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觉,仿佛这个女子是从黑暗中走出的谜团,带着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让她忍不住想要探寻其背后的秘密。

待女子喝完咖啡,起身悄然离去后,艾丽丝的目光仍停留在她离去的方向,心中的疑惑如潮水般不断翻涌。她深知,这个女子的出现绝非偶然,她身上那股神秘的气息,就像一根无形的线,悄然牵起了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之网。

在这之后,艾丽丝和汉娜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调查工作中。她们沿着泰晤士河,再次仔细勘查各个案件的案发地点周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线索的角落,挨家挨户地询问是否有目击证人。然而,大多数居民都表示并未注意到任何异常情况,调查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但艾丽丝并未气馁,她决定对死者的尸体进行更为详细的验尸工作。在那间冰冷而寂静的停尸房里,惨白的灯光如同一层冰冷的寒霜,从高高的天花板上无情地倾泻而下,洒在受害者的遗体上,将遗体的每一处伤痕都映照得格外清晰。四周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死寂气息,那气息中似乎夹杂着消毒水的刺鼻味道和死亡的腐朽气息。墙壁上的瓷砖散发着冰冷的光泽,地面干净得近乎惨白,仿佛在诉说着这里的无情与冷漠。整个停尸房安静得可怕,偶尔传来的水滴声,在这寂静的空间里被无限放大,仿佛是逝者的灵魂在轻声叹息,又仿佛连空气都在为这些逝去的生命默哀。

她首先注意到受害者的体表有一些细微的擦伤和瘀痕,这些伤痕分布在手臂、腿部和背部等部位,宛如一条条蜿蜒的细线。虽然并不严重,但从痕迹学角度细细观察,其形态和走向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手臂上的擦伤多呈横向分布,且在关节处较为集中,似乎是在与某种粗糙的物体剧烈摩擦时留下的;腿部的瘀痕则偏向于竖向,且在小腿后侧和大腿外侧较为明显,可能是在挣扎过程中不断踢蹬所致;背部的伤痕则较为零散,但大致呈弧形,像是在与弯曲的物体碰撞后形成的。这些伤痕很可能是在受害者挣扎过程中与周围环境摩擦所致,但具体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借助专业工具和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接着,艾丽丝将注意力集中到受害者的指甲缝里。她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取指甲缝中的物质,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只见指甲缝里有一些细微的泥沙颗粒,这些泥沙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颜色和质地,与泰晤士河河底的泥沙并不完全相同。此外,还有一些不明纤维,这些纤维纤细而坚韧,颜色略显暗沉,从纤维学的专业视角分析,这些纤维可能来自凶手的衣物或者作案工具,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线索。

随后,艾丽丝对受害者的肺部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她切开肺部组织,仔细观察积水的情况。令她感到惊讶的的是,肺部积水的成分十分复杂,除了含有泰晤士河的河水成分外,还检测到了一些其他的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发现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是某种特殊的工业污染物或者化学试剂,这表明受害者在溺水之前可能接触过一些特殊的环境或者物质,这进一步证实了这些案件绝非简单的意外溺水。

在整个验尸过程中,艾丽丝的表情严肃而专注,她的每一个行动都精准而谨慎,仿佛在与死者进行一场跨越生死的对话,试图从他们的身体上解读出案件的真相。

完成验尸后,艾丽丝陷入了沉思。她想起那个神秘女子,她的出现太过突然,而且她的气质和行为举止都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她身上的香水味、喝咖啡的方式以及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神情,都让艾丽丝觉得她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尤其是在这个案件毫无头绪的情况下,她的出现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虽然微弱,但却足以引起艾丽丝的高度警觉。艾丽丝心中暗自思忖:这个女人究竟是谁?她与这些案件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她的目的又是什么?我一定要揭开她的面纱,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艾丽丝深知,她们必须继续寻找新的突破点,而那个神秘女子,无疑是目前最值得深入调查的关键人物。

第二天, 艾丽丝和汉娜来到了警察局,向警方了解案件的最新进展。警察局内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气氛,警察们在忙碌地穿梭着,文件和卷宗在桌上堆积如山。

负责此案的警官是一位名叫汤姆森的中年男子,他面容严肃,眼神中透露出疲惫和无奈。“艾丽丝小姐,我们已经对这些案件进行了深入调查,但目前还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这些案件的现场都被破坏得很严重,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有价值的证据。”

艾丽丝皱了皱眉:“我们在河边发现了一块绣有字母‘M’的手帕和一个笑脸刻痕,这些线索你们有没有注意到?”

汤姆森警官摇了摇头:“我们没有发现这些线索,可能是被我们忽略了。你能把手帕给我们吗?我们会进行化验和调查。”

艾丽丝将手帕交给了汤姆森警官:“希望你们能尽快找到线索,抓住凶手。”

离开警察局后,艾丽丝和汉娜决定去调查那些受害者的背景和人际关系。他们走访了受害者的家人、朋友和同事,询问了他们在案发前的行踪和活动。

在调查过程中,艾丽丝发现这些受害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和职业,生活轨迹也没有交集。但有一点引起了艾丽丝的注意,那就是这些受害者在案发前都曾去过一些河边的酒馆或俱乐部。

“汉娜,我们去这些酒馆和俱乐部看看,也许能找到什么线索。” 艾丽丝说道。

他们首先来到了一家名为 “河畔之约” 的酒馆。酒馆内弥漫着一股浓烈的酒气和烟草味,那气味刺鼻而又充满烟火气。形形色色的人们在酒馆内喧闹地交谈着,有的涨红了脸,大声地讲述着自已的奇闻轶事,笑声爽朗而豪迈;有的则眉头紧锁,与邻座的人激烈地争论着,争吵声此起彼伏,互不相让。墙壁上挂着一些泛黄的画像,画像上的人物或面带微笑,或神情严肃,他们的眼神仿佛穿越时空,静静地诉说着酒馆那悠久而又充满故事的历史。

艾丽丝和汉娜在酒馆内四处打听,询问是否有人见过那些受害者或与案件有关的人。但大多数人都只是摇了摇头,表示没有注意到什么异常情况。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位喝醉的水手引起了艾丽丝的注意。他坐在角落里,嘴里嘟囔着一些含糊不清的话。

艾丽丝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你好,请问你有没有见过一些奇怪的人或事?”

水手抬起头,看了艾丽丝一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我…… 我好像见过一个女人,她很漂亮,但眼神很奇怪。她总是在河边徘徊,和一些年轻男人搭讪。”

艾丽丝心中一动:“你能描述一下那个女人的样子吗?”

水手摇了摇头:“我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她穿着一件黑色的裙子,头发很长。”

艾丽丝谢过水手后,和汉娜离开了酒馆。她意识到,这个女人可能就是案件的关键人物。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个女人的模糊身影,试图拼凑出她的面容。

傍晚时分,艾丽丝和汉娜来到了另一家位于河边的俱乐部。俱乐部内灯火辉煌,音乐声震耳欲聋,人们在舞池中尽情地跳舞。

艾丽丝和汉娜在俱乐部内穿梭,寻找着线索。他们询问了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和一些常客,但依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就在他们感到失望的时候,艾丽丝注意到了一个角落里的男人。他独自坐在那里,喝着闷酒,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悲伤。

艾丽丝走到他身边,坐下来说道:“你要知道,你看起来好像不太开心,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男人抬起头,看着艾丽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是谁?为什么要问我?”

艾丽丝笑了笑:“我是一名侦探,正在调查一些案件。我觉得你可能知道一些事情,所以想问问你。”

男人犹豫了一下,说道:“我…… 我曾经见过一个女人,她和我的一个朋友在一起。我的朋友就是那些溺水身亡的人之一。”

艾丽丝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你能详细说说吗?”

男人点了点头:“那天晚上,我和我的朋友在俱乐部里喝酒。后来,他遇到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很漂亮,很有魅力。他们聊了一会儿后,就一起离开了俱乐部。我当时也没有在意,直到后来听说我的朋友溺水身亡了,我才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

艾丽丝问道:“你能描述一下那个女人的样子吗?”

男人想了想,说道:“她穿着一件黑色的晚礼服,头发盘在头顶,眼睛很大,嘴唇很红。她的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让人很难忘记。”

艾丽丝心中一动,她觉得这个女人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凶手。“你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吗?”

男人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是朝着河边的方向走去的。”

艾丽丝谢过男人后,和汉娜离开了俱乐部。她知道,他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离开俱乐部后,伦敦的夜幕如一块厚重的黑天鹅绒,严严实实地将整座城市包裹起来。贝克街的咖啡馆内,暖炉里的火苗虽然还在跳跃,但那昏黄的光却无法穿透艾丽丝心头那如迷雾般的困惑。她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那些线索像是杂乱无章的丝线,无论她怎样努力尝试,都无法将它们编织成一幅完整的图案。

艾丽丝的内心仿佛陷入了一片混沌的沼泽,每一条线索都像是一根脆弱的救命稻草,她拼命地抓住,却又不断地怀疑。那些受害者的身影在她脑海中不断闪现,他们的面容从清晰变得模糊,又从模糊变得扭曲,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她的无能。她不停地问自已:到底是哪里出了错?为什么这些看似有关联的线索,却始终无法拼凑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她感觉自已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周围是无尽的未知,而那隐藏在黑暗深处的真相,就像是一颗遥远的星辰,闪烁着的光芒,却始终遥不可及。

就在她几乎要被这团迷雾完全吞噬的时候,门突然被轻轻推开。那神秘女子如同一个从黑暗中走来的幽灵,再次出现在咖啡馆里。她身着黑色斗篷,那斗篷的质地仿佛能吸收周围的光线,让她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神秘莫测。她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柜台,点了一杯拿铁,随后转身,目光径直投向艾丽丝。这突如其来的注视让艾丽丝的心脏猛地一缩,一种莫名的紧张感瞬间涌上心头。但她毕竟是经历过无数风浪的侦探,很快便调整好了自已的状态,眼神中透露出警惕与探究,迎向女子的目光。

“艾丽丝小姐,久仰大名。我是伊莎贝拉·莫奈,从法国远道而来,在伦敦经营着一家香水店。”女子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山间的清泉,但在这美妙的声音之下,艾丽丝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我每日路过这里,都被这咖啡馆的香气所吸引,再加上听闻您的侦探之名如雷贯耳,心中便生起了结交之意。”

伊莎贝拉朱唇轻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那笑容恰似春日里绽放的花朵,娇艳而动人。然而,她的眼眸中却透着一股冰冷的寒意,使得这笑容如同一朵被寒霜打过的花朵,虽有美丽的外表,却没有丝毫温度,让人在看到的瞬间,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寒意。

艾丽丝微微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女子,试图从她的表情和举止中找到一些破绽:“莫奈小姐,幸会。伦敦的商业环境复杂多变,您的香水生意可还顺利?”

伊莎贝拉轻轻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但却没有丝毫温度:“还算顺利,我带来了一些法国的独特配方,希望能在伦敦这片土地上开辟出属于自已的市场。”

两人的对话看似轻松愉快,但在艾丽丝听来,却每一个字都暗藏玄机。她感觉自已像是在与一个看不见的对手下棋,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交谈过后,伊莎贝拉从精致的手包中缓缓取出一张名片,递给艾丽丝。这个动作在艾丽丝眼中显得格外缓慢,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停滞了。她接过名片,目光立刻被上面印着的字母“M”所吸引。那一刻,她的脑海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将之前所有的线索瞬间串联了起来。这个字母与在河边发现的手帕上的字母一模一样,这绝对不是巧合!

待伊莎贝拉离开后,艾丽丝立刻找到汉娜,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决然:“汉娜,这个女人绝对不简单!她一定与这些案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必须像影子一样跟着她,不能让她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我们已经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艾丽丝和汉娜化身成了最隐秘的跟踪者,紧紧跟随着伊莎贝拉的脚步。她们看着她在香水店和咖啡馆之间穿梭,偶尔会去河畔附近的酒吧,然后回到位于伦敦东区的住宅。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没有任何可疑之处,但艾丽丝心中的疑虑却越来越深。

然而,就在她们跟踪的过程中,又一起男性溺水命案打破了这看似平静的局面。受害者的死状与之前的案件如出一辙,现场附近同样出现了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笑脸涂鸦。艾丽丝的内心充满了挫败感和自责,在这日前的跟踪中,她没有发现伊莎贝拉与任何人有可疑的接触,而她所有的时间都与命案发生的时间完美重叠,这让艾丽丝成为了她的不在场证明。警方那边也同样毫无头绪,唯一的线索依旧是所有死者都曾在河畔附近的酒吧消费过。

艾丽丝再次陷入了深深的忧愁,她感觉自已仿佛陷入了一个死胡同,无论怎么努力都找不到出路。

这时,玛丽在一旁轻声说道:“昨天中午,莫奈小姐又来店里喝咖啡了。但奇怪的是,这次她身上没有了那股独特的香水味,而且点的咖啡也和以往不同,不再是拿铁,只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几乎不怎么说话,整个人的气质和之前相比,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

玛丽的话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艾丽丝心中那扇紧闭的门。她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恍然大悟的光芒:“我明白了!我们一直都被她骗了。这个伊莎贝拉·莫奈,很可能是两个人!她们利用相似的外貌和交替出现的方式,巧妙地制造了不在场证明,让我们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艾丽丝和汉娜立刻重新梳理线索,她们发现,在之前的一些细节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可疑之处。比如,有时候伊莎贝拉的言行举止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这些差别在当时被她们忽略了。

为了证实自已的猜想,艾丽丝和汉娜决定在夜幕的掩护下,潜入伊莎贝拉的住宅。那是一座位于伦敦东区的普通住宅,周围的环境略显冷清。她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周围的巡逻人员,来到了住宅的后院。

住宅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水味,那香味若有若无,在空气中轻轻飘荡。房间里的布置看起来极为精致,摆放着精美的家具,桌椅擦拭得一尘不染,沙发上的抱枕摆放得整整齐齐,墙壁上挂着几幅典雅的画作。然而,房间的光线却十分昏暗,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透进几缕微弱的光线。整个空间显得异常安静,仿佛时间都在这里静止了,这种静谧与精致的布置相结合,却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让人感觉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暗处窥视着一切。

艾丽丝和汉娜开始仔细地搜索每一个房间,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终于,在地下室的一个隐蔽角落里,他们发现了一本破旧的日记。日记的纸张已经泛黄,散发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往事。

艾丽丝颤抖着双手翻开日记,随着阅读的深入,一段令人心碎的故事逐渐展现在他们眼前。

原来,伊莎贝拉和她的姐姐原本生活在俄国的一个宁静小镇,她们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善良正直的人,母亲则温柔贤淑,一家人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残酷的转折。一位有权有势的富商偶然间见到了这对姐妹,被她们的美貌所吸引,妄图凭借其财势与恶念,蛮横地将这对姐妹掳掠回去,强纳为自已的妾室,以满足其私欲。姐妹俩的父亲坚决不从,与富商展开了激烈的抗争。但富商的势力太过强大,最终,父亲被富商的手下活活打死,母亲也因悲伤过度,一病不起,不久便含恨离世。

姐妹俩在绝望中被迫嫁给了富商,但她们心中的仇恨却从未熄灭。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她们利用自已研制的毒药香水,成功地毒死了富商,并带着一部分财富逃离了俄国,辗转来到法国。

在法国,她们开始了新的生活,从事香水生意。然而,每当看到那些有家室却又好色的男人,她们心中的怒火便会再次燃烧起来。于是,她们决定利用自已的香水和智慧,对这些男人展开复仇。

她们研制的毒药香水,具有一种神奇而可怕的效果。男人一旦闻到,便会产生极其恐怖的幻觉。姐姐水性极佳,负责引诱这些男人下水,当男人们在水中药性发作时,会被幻觉中的可怕怪物所吓倒,在极度的恐慌中溺水而亡。妹妹则负责在岸上制造不在场证明,巧妙地引开警方的注意力。

在法国,她们已经犯下了几起相同的命案,但随着警方的调查逐渐深入,她们感到了危险的临近。为了躲避追捕,她们决定搬到英国,继续她们的复仇计划。而那个笑面标记,是她们为了纪念死去的父亲而留下的。在她们小时候,父亲总是会画一个笑脸来逗她们开心,那个笑脸,成为了她们心中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也是她们在黑暗复仇道路上的唯一慰藉。

艾丽丝读完日记,心中五味杂陈。她既为姐妹俩的悲惨遭遇感到同情,又对她们的行为感到痛心和惋惜。她深知,无论背后的原因多么令人心碎,犯罪的行为都绝不能被容忍。

艾丽丝和汉娜带着日记和收集到的其他证据,迅速前往警察局,将一切都交给了汤姆森警官。

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伊莎贝拉姐妹最终被警方抓获。在法庭上,姐妹俩面容憔悴,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解脱的坦然。她们知道,自已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必须为自已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案件终于告破,艾丽丝和汉娜再次成为了伦敦的英雄。人们在为她们的智慧和勇气鼓掌的同时,也不禁为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而唏嘘不已。

在贝克街的咖啡馆内,艾丽丝坐在窗前,望着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感慨万千。她深知,在这个充满罪恶与苦难的世界里,每一个案件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而她的使命,就是用自已的智慧和勇气,揭开这些故事背后的真相,守护正义,让每一个受害者都能得到安息,让每一个罪犯都能受到应有的惩罚。

从此以后,艾丽丝继续在侦探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勇敢地站出来,与罪恶作斗争,守护社会的安宁与正义。而那对姐妹的案件,也成为了她侦探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时刻提醒着她,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不能仅仅看到表面的罪恶,还要深入探究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和公平。


    (http://www.94xsds.com/book/445972-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