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决战王保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百零八章决战王保保

 

朱棣站在高坡之上,凝视着敌军的营地,冷风掠过他的铠甲,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将敌营的每一个细节都收入眼底。

“陛下,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副将张玉低声禀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位跟随朱棣征战多年的老将,此刻也难掩内心的激动。

朱棣微微点头,目光深邃如渊。这场战争已经持续太久,他需要一场决定性的胜利,彻底击溃敌军,稳固大明王朝的统治。他缓缓抬起右手,感受着夜风的流动,计算着最佳的进攻时机。

“传令下去,全军按计划行动。“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记住,此战必须一击必杀,不留任何退路。让火器营先行,弓弩手随后,骑兵待命。“

“是!“张玉抱拳退下,迅速消失在黑暗中。很快,一道道军令如同水波般在夜色中扩散开来,整个军队开始悄无声息地行动起来。

朱棣转身,望向身后整齐列阵的军队。这些士兵不再是当初的普通士卒,而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他们不仅精通刀枪剑戟,更掌握了深奥的物理学知识——杠杆、重力、弹道,甚至火器的运用。在过去三个月的特训中,朱棣亲自教导他们如何利用自然之力来增强战斗力。

“今晚,我们将改写历史。“朱棣喃喃自语,嘴角扬起一抹冷峻的笑意。他想起那些质疑他军事改革的大臣们,今晚过后,这些质疑都将烟消云散。

夜色掩护下,一支由三百名精锐组成的先锋队已经悄然接近敌营外围。他们每个人都穿着特制的夜行衣,鞋底包裹着厚厚的棉布,行走时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

“按照陛下的计划,在这里设置第一道机关。“先锋队长李勇低声命令道。士兵们立即行动起来,在敌军必经之路上挖设深坑。他们运用杠杆原理,在坑上覆盖薄木板,再撒上一层薄土,完美地伪装成普通地面。

“第二组,去营门处布置机关。“李勇继续下令。另一队士兵带着特制的木桩和绳索,悄悄摸到敌营大门附近。他们利用滑轮组和杠杆原理,设置了一个隐蔽的机关。一旦触发,沉重的木桩将以惊人的速度横扫而出,足以击溃任何试图突围的敌军。

与此同时,火器营的士兵已经占据了制高点。他们手持改良过的火铳,按照朱棣教导的弹道学知识,精确计算了射击角度和距离。每名火铳手都配有望远镜,确保能够精准命中目标。

“陛下,所有机关都已就位。“张玉回到朱棣身边报告。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让各营就位,等待黎明时分发动总攻。“

天边泛起鱼肚白,敌军士兵陆续从睡梦中醒来,开始晨练。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营地已经被完全封锁。

“怎么回事?!“敌军统帅王保保冲出营帐,惊愕地发现四周全是朱棣的军队,黑压压的阵列如同铁壁,将他们团团围住。更令人恐惧的是,他们竟然不知道这些军队是何时、如何潜入的。

“不可能!他们是怎么进来的?!“王保保怒吼道,他的副将们面面相觑,同样一脸茫然。

朱棣骑在战马上,缓缓走出阵列,冷峻的面容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威严。他身披金甲,在朝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宛如天神下凡。

“投降吧。“他的声音不大,却如雷霆般震慑全场,“这是你们唯一的出路。“

王保保脸色苍白,握紧剑柄的手微微颤抖。他环顾四周,发现自己的士兵已经被分割包围,毫无反抗之力。更可怕的是,他们所有的退路都已经被切断。

“朱棣!你休想!“王保保的副将阿鲁台怒吼着拔剑冲来。这位蒙古勇士向来以勇猛著称,此刻他双目赤红,誓要与明军决一死战。

然而,他刚踏出几步,地面突然塌陷,整个人坠入深坑之中。坑底的尖刺瞬间穿透了他的身体,惨叫声戛然而止。

全场死寂。敌军士兵们惊恐地看着这一幕,手中的武器都不自觉地垂了下来。

朱棣冷冷一笑:“还有谁想试试?“

朱棣深知,真正的胜利不在于杀戮,而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抬手示意,明军阵中立即推出数十门改良过的火炮。

“王保保,你是个聪明人。“朱棣的声音在晨风中清晰可闻,“看看这些火炮,每一门都能发射开花弹,射程是你们弓箭的三倍。再看看你们的处境——退路已断,粮草被截,援军无望。“

王保保的额头渗出冷汗。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当然明白眼前的局势。但他仍然不甘心就这样投降。

“你以为这样就能让我屈服?“王保保咬牙道,“我蒙古勇士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

朱棣不慌不忙地举起右手,身后的火铳手立即举枪瞄准。与此同时,营门处的机关突然触发,一根巨大的木桩呼啸而出,将营门附近的几个帐篷瞬间摧毁。

“这只是个小小的示范。“朱棣淡淡道,“如果全面开战,你的士兵能活下来几个?“

王保保回头看向自己的部下,从他们眼中看到了恐惧和求生欲。这些士兵已经征战多年,早已厌倦了战争。此刻,他们更希望能活着回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战场上的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终于,王保保长叹一声,缓缓放下手中的弯刀。

“朱棣,你赢了。“他单膝跪地,“我投降。“

朱棣微微颔首:“明智的选择。“他环视敌军士兵,“放下武器者,可免一死。愿意归顺者,可入我军;想回家者,发放路费。“

随着一阵金属落地的声响,敌军士兵纷纷放下武器。许多人都流下了泪水,既是屈辱,也是解脱。

张玉走上前,低声道:“陛下,如何处置王保保?“

朱棣看着这位曾经的劲敌,沉思片刻:“王将军是个人才,若能为我所用,必成大器。“

王保保闻言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朱棣下马走到他面前,亲自将他扶起:“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如今大明一统在即,王将军何不共襄盛举?“

王保保沉默良久,终于深深一揖:“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战斗结束,朱棣独自策马巡视战场。尸横遍野的景象让他眉头紧锁,虽然此战大获全胜,但战争的残酷依然令他心生感慨。

“陛下,我们赢了。“张玉走上前,语气中难掩兴奋,“此战之后,北方再无大患!“

朱棣眺望远方初升的朝阳,缓缓道:“是啊,我们赢了。但这样的胜利,是否值得?“


    (http://www.94xsds.com/book/52616-7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