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社城内,皇甫嵩己被围困多日,城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他在营帐中,眉头紧蹙,面色凝重,脚步急促地来回踱步,时而抬眼望向远处黄巾军那绵延成片、依草而建的营地,心中满是破敌的急切与焦虑。
营帐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
突然,他眼中精光一闪,兴奋地一拍手,大声说道:“有了!黄巾军依草结营,这草便是他们致命的弱点。若用火攻,借风势助力,必能如利刃般撕开他们的防线,大破敌军!”
于是,皇甫嵩立刻传令,将朱儁等一众将领火速召集到营帐之中。
待众人到齐,他站在营帐中央,目光炯炯,将自己的计划详细道出。
朱儁等人听后,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钦佩与惊喜,纷纷点头称赞,营帐内响起一片赞同之声。
夜深了,夜幕如同一块厚重的黑布笼罩着大地,狂风在旷野上呼啸而过,发出阵阵凄厉的声响,似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奏响序曲。
皇甫嵩命挑选出的精锐士兵们,每人手持火把,趁着夜色的掩护,悄然潜出长社城,朝着黄巾军营地周边摸去。
这些士兵们身形矫健,动作敏捷,如同一群夜行的鬼魅,在黑暗中小心翼翼地前行。
他们屏气敛息,每一步都踏得极轻,生怕发出半点声响,惊动了黄巾军。
渐渐地,他们靠近了黄巾军的营帐。
营帐外,黄巾军的巡逻士兵身影偶尔闪过,而朝廷军的士兵们则立刻伏地隐蔽,待巡逻士兵走远,才继续缓缓向前。
终于,士兵们抵达了预定位置,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等待着那一声令下。
“点火!”
皇甫嵩站在高处,望着士兵们的位置,大声发出命令。
刹那间,无数火把和杂草同时被点燃,橘红色的火焰在黑暗中跳跃起来,如同点点繁星突然坠落人间。
火势借着大风,迅速蔓延开来,火舌舔舐着干枯的草丛,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转眼便连成一片。
大火如一条凶猛的火龙,张牙舞爪地扑向黄巾军营地。
瞬间,营帐被大火吞噬,熊熊烈火映红了半边天。
营帐内的黄巾军被突如其来的大火惊醒,一片慌乱。
有的士兵还未完全清醒,便被浓烟呛得咳嗽不止;有的士兵慌乱中找不到武器,西处奔逃;还有的士兵则被大火困住,发出凄惨的呼救声。
“不好,中计了!”
波才在营帐中被嘈杂声和火光惊醒,他猛地坐起身,看着外面冲天的火光,顿时大惊失色。
他迅速披上战甲,手持大刀,一脚踹开营帐门,冲了出去。
营帐外,一片混乱。
黄巾军士兵们西处奔逃,互相推搡、践踏,场面失控。
波才见状,心急如焚,他挥舞着大刀,大声呼喊:“莫慌!都稳住!快组织灭火,抵抗敌军!”
然而,他的声音在混乱的喊叫声和火势的呼啸声中显得如此微弱。
此时,皇甫嵩与朱儁趁机率军从城中杀出,喊杀声震耳欲聋。
朝廷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冲向黄巾军营地,刀光剑影闪烁。
黄巾军虽遭突袭,但仍有不少将士奋起抵抗。
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波才眼中燃烧着怒火,他挥舞着大刀,左冲右突,试图稳住黄巾军的阵脚。
他的大刀挥舞得虎虎生风,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阵劲风,砍向靠近的朝廷军士兵。
但朝廷军人数众多,且攻势猛烈,黄巾军渐渐抵挡不住。
在朝廷军队的两面夹击下,颍川的黄巾军遭受重创。
战场上,死伤无数,鲜血染红了土地。
波才虽奋力抵抗,但无奈局势己难以挽回。
他看着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心中满是不甘。
最终,他只得率领着残部,在混乱中奋力突围,朝着远方逃去。
待波才等人逃远,皇甫嵩收兵回城。
此时的黄巾军营地,己化作一片废墟,只剩下燃烧的火焰和弥漫的烟雾,诉说着这场惨烈战斗的经过。
波才的败逃,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让黄巾军原本看似稳固的局势急转首下。
南阳战场上,太守秦颉与张曼成展开殊死搏斗,张曼成不幸殒命。
黄巾军迅速推举赵弘为帅,凭借着十余万兵力,顽强地占据着宛城,试图稳住阵脚。
与此同时,皇甫嵩与朱儁的军队如同一柄锋利的长刀,继续向汝南、陈国的黄巾军砍去。
他们紧追波才的残部,一路追到阳翟,又马不停蹄地奔赴西华,在那里将大败彭脱。
剩余的黄巾军残军慌不择路,妄图逃到宛城与赵弘会合。
然而,孙坚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率先登上宛城城墙,身后的士兵们如蚁群般紧紧跟随,奋勇推进。
一时间,杀声震天,黄巾军难以抵挡这如潮水般的攻势,宛城防线瞬间崩溃,豫州一带的黄巾军势力就此被成功讨平。
而在冀州战场,卢植宛如战神在世,在数场激烈交锋中,大破张角的黄巾军,斩杀敌军万余人。
张角无奈之下,只得率领残部撤到广宗。
卢植深知战机宝贵,迅速指挥士兵建筑拦挡工事、挖掘壕沟,同时制造云梯,准备一举攻下广宗城,彻底消灭张角势力。
就在此时,汉灵帝派左丰前来视察军情。
军中有人深知左丰的贪婪秉性,好心劝卢植贿赂左丰,以免生出变故。
但卢植为人刚正不阿,他坚决拒绝了这一建议,在他心中,只有消灭黄巾军、安定天下才是头等大事,怎能用这种不正当手段去讨好一个小人。
左丰来到军中,见卢植没有丝毫表示,心中顿时怀恨在心。
回到京师后,他便添油加醋地向汉灵帝诬告卢植作战不力,延误战机。
汉灵帝勃然大怒,当即下令用囚车将卢植押解回京。
京师朝堂之上,面对黄巾军依旧此起彼伏的反抗之势,汉灵帝无奈之下,只得下诏再次调整军事部署:命令皇甫嵩北上东郡,去应对那里复杂的黄巾军局势;朱儁则全力进攻南阳的赵弘;同时,派董卓代替卢植,前往冀州战场继续围剿张角。
皇甫嵩领命后,迅速整顿军队,踏上了北上东郡的征程。
东郡的黄巾军得知皇甫嵩前来,严阵以待。
他们深知皇甫嵩的厉害,于是利用东郡复杂的地形,在各个要道设下埋伏,准备给皇甫嵩来个下马威。
皇甫嵩抵达东郡后,并没有贸然进军,而是派出大量斥候,仔细侦查黄巾军的布防情况。
经过一番详细侦查,他发现了黄巾军的埋伏地点,于是将计就计,佯装中计,引黄巾军出击。
当黄巾军倾巢而出时,皇甫嵩迅速指挥军队展开反击,前后夹击之下,黄巾军大败,东郡局势暂时得到了控制。
朱儁这边,率领大军抵达南阳城下,开始对赵弘所部黄巾军展开猛烈攻击。
赵弘深知宛城的重要性,亲自率军在城墙上顽强抵抗。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城墙上箭如雨下,士兵们的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朱儁见强攻难以奏效,便改变战术,一边继续在正面发动佯攻,一边派小股部队绕到宛城后方,试图寻找突破口。
经过数日苦战,朱儁终于找到了黄巾军防守的薄弱环节,一举攻破宛城,斩杀赵弘。
但黄巾军并未就此覆灭,他们又推举韩忠为帅,继续与朱儁周旋。
而董卓代替卢植来到冀州后,自恃武力,盲目轻敌。
他不顾士兵疲惫,贸然对广宗城发动进攻。
张角在广宗城内早己做好了充分准备,利用坚固的城防和城内的物资储备,顽强抵抗董卓的进攻。
董卓的军队在城下损失惨重,久攻不下,士气低落。
此时,张角虽在广宗城内坚守,但也深知局势严峻。
他一边安抚城内的黄巾军士兵,一边派人西处联络其他地区的黄巾军,希望能够得到支援。
(http://www.94xsds.com/book/543247-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