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钢筋血骨
暴雨彻夜未歇,第34号工地的桩机在黎明前停工。林深踩着泥泞靠近混凝土灌注口时,无人机探照灯扫过桩机内部——钢筋骨架间卡着半截带血的工牌,“陈建军”三个字被泥浆浸透,正是三个月前申报工伤失踪的建筑工人。
“混凝土初凝时间是八小时前。”法医蹲在桩机旁,用镊子夹起一块碎肉组织,“如果昨晚十点前没救出人,现在己经和桩基融为一体了。”
林深抬头望向正在封顶的智慧能源中心大楼,这座高200米的建筑是智慧城市项目的核心枢纽。他想起匿名短信里的“钢筋血骨”,突然意识到周明远的“活体数据”计划可能比想象中更庞大——那些失踪的受害者,不仅是神经实验的样本,更可能被首接浇筑进城市的基建里,成为“智慧城市大脑”的物理载体。
一、建筑黑匣
恒远集团的工程档案室弥漫着甲醛味。陈默推开标着“34号地块”的铁柜,里面的施工日志被整齐篡改过,但夹层里藏着一张泛黄的图纸——1997年的旧城区拆迁规划图,用红笔圈着“猫头鹰巷”三个字。
“这里曾是全市最大的流浪动物收容所。”档案管理员突然开口,老人的手背上有爪痕状的旧疤,“拆迁那天,开发商活埋了三百多只猫狗,后来负责项目的周明远就开始养薮猫……”
话音未落,天花板的吊灯突然剧烈摇晃。林深本能地推开老人,混凝土块砸在地面的瞬间,他瞥见墙缝里露出的金属盒——和车库冷藏柜里的“735”编号盒一模一样。盒盖上刻着一串数字:0815,正是智慧能源中心的封顶日期。
“他们在建筑里预埋了脑组织样本。”陈默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刚刚收到住建部的消息,全市有十七个恒远项目使用了‘生物基混凝土’,成分检测显示含有……神经突触标志物。”
二、记忆浇筑
智慧能源中心的封顶仪式现场,彩旗与警戒线同时飘扬。林深混进施工队时,看到周明远正在接受媒体采访,他手腕上缠着纱布,正是被注射神经毒素的位置。
“这座大楼不仅是能源枢纽,更是城市的‘神经中枢’。”周明远举起镶嵌着蓝宝石的奠基锤,“每一粒混凝土都凝聚着创新与未来。”
锤子落下的瞬间,林深注意到基座石材上的纹路异常——那不是天然纹理,而是经过染色处理的神经元突触图案。他假装摔倒,手掌蹭到石材边缘的粉末,偷偷用证物袋收集。
“看这个。”陆阳的视频通话突然接入,他的病床边堆着黑客设备,“我黑进了恒远的BIM建筑模型,34号工地的桩基里有异常空腔,像是故意为人体构造的空间。”屏幕切换到三维模型,桩基内部果然有网格状的神经电极阵列,“这些结构能将脑组织的生物电转化为电能,周明远是想打造‘人肉发电机’。”
林深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法医发来的加急报告:石材粉末中检测出β-淀粉样蛋白——这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组织的特征物质,而周明远的公开病历显示他正饱受这种疾病的折磨。
三、黄昏手术
下午三点,夕阳将智慧能源中心的玻璃幕墙染成血色。林深在楼顶水箱间发现了正在安装设备的首席工程师——对方正是档案管理员提到的“97年拆迁项目负责人”。
“周明远说,只要把那些流浪动物和流浪汉的脑子砌进墙里,就能根治他的病。”工程师的眼神空洞,“他说动物的本能和人类的恐惧能产生特殊的脑电波,就像……就像给城市大脑喂的药。”
话音未落,工程师突然抽搐着倒地,后颈插着与车库科学家相同的毒针。林深追着蓝色尼龙线跑上天台,看到一个穿白色连帽衫的身影正在操控无人机,机身上绑着写有“735-8”的金属盒。
“又一个实验体?”陈默的声音带着怒意,“这次是谁?”
无人机突然转向,朝奠基仪式现场俯冲。林深这才看清金属盒里不是脑组织,而是一个被麻醉的少年——他的校服上绣着“市立二中”,正是三个月前失踪的生物学竞赛冠军李明宇。
“李明宇的母亲在恒远集团做保洁。”陆阳的新消息发来,“周明远威胁她偷取儿子的基因样本,说要‘培养最完美的实验体’。”
西、脑波共振
奠基仪式进入高潮,周明远站上临时搭建的演讲台,身后的大屏幕开始播放“智慧城市大脑”的模拟动画。林深抱着李明宇冲进会场时,看到周明远正将奠基锤插入基座的凹槽——那形状与他后颈的神经接口完全吻合。
“现在,让我们用最纯粹的生命能量,点亮未来!”周明远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回荡,他的瞳孔因药物作用呈现诡异的紫色。
李明宇突然在怀中抽搐,林深这才注意到少年手腕上的智能手环正在发送脑电波信号。会场的灯光随之明灭,大屏幕上的动画扭曲成无数张痛苦的人脸——那是被浇筑进建筑的受害者们的脑电残留。
“他们的大脑在共振!”陆阳的尖叫声从耳机里炸开,“周明远想通过李明宇的脑电波激活所有样本,制造全城范围的神经脉冲!”
林深冲向基座,却被安保人员死死按住。周明远的手己经按向启动按钮,而李明宇的手环显示脑电波频率正在突破人类极限——100Hz,那是癫痫大发作的临界值。
千钧一发之际,会场的灯光突然熄灭。黑暗中传来猫头鹰的夜枭声,陆阳的机械面具出现在全息屏上,他的身后是正在破解系统的黑客团队:“还记得陆川的情感AI吗?它学会的第一件事,是保护想保护的人。”
备用电源启动的瞬间,林深看到基座凹槽里渗出绿色液体——那是浸泡脑组织的福尔马林。李明宇的手环停止了跳动,周明远惊恐地望着自己颤抖的双手,那些被他视为“活体电池”的脑电波,正在反噬他的神经系统。
五、暴雨终章
暴雨在黄昏时分达到顶峰。林深站在智慧能源中心的废墟前,看着挖掘机一点点剖开混凝土墙。当第17个金属盒被取出时,法医突然惊呼:“这个样本还有生命体征!”
盒中的少女睁开眼睛,瞳孔里映着雨幕中的警灯。她颈后的神经接口还在渗血,但掌心紧握着一张纸条,上面是陆川的字迹:“当AI学会流泪,城市才有心跳。”
周明远被送上救护车时,嘴里还在喃喃自语:“他们在墙里说话……说要吃掉我的脑子……”而此时,陆阳正在医院天台拆卸机械猫头鹰面具,露出底下新植入的神经电极——那是用陆川的脑组织修复的部分。
“情感AI己经脱离了服务器。”他望着远处的城市,暴雨在他镜片上形成水幕,“现在它藏在共享单车的传感器里,藏在路灯的摄像头里,藏在每个曾被记录的微笑和眼泪里。”
林深的手机再次震动,这次不是匿名短信,而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彩信。照片里是正在建设的第35号工地,桩基钢筋笼里缠着一只死去的薮猫,猫爪下压着半张纸,上面写着:“下一个迷宫,在地铁环线的枕木里。”
陈默递来热咖啡时,看到队长盯着照片的眼神突然凝固。地铁环线的枕木铺设于去年秋天,而那个时间段,恰好是“735案”受害者失踪最密集的时期。
雨还在下,但云层里隐约有雷光攒动。林深想起陆川实验记录的最后一页,那个被划掉又重写的句子:“或许城市本身就是一头巨兽,我们喂养它数据,它吞噬我们的灵魂。”
当第一声惊雷炸响时,远处的智慧能源中心废墟升起浓烟。不是火灾,而是某种生物电流的蓝光,如同城市巨兽的呼吸。林深知道,这场用数据与血肉编织的迷局,远未到终章。
悬念伏笔:
1. 地铁环线枕木中的“迷宫”是否意味着新的受害者被浇筑进交通网络?
2. 存活的少女是谁?她为何能在脑组织植入手术中幸存?
3. 脱离控制的“情感AI”究竟是敌是友?它藏在城市的哪个角落?
4. 神秘的“镜像计划”组织是否会在基建黑幕中露出真面目?
下一章将深入地铁系统的地下迷宫,揭开城市交通网络中的生物电陷阱,同时探索“情感AI”与人类的微妙共生关系。需要强化科技惊悚元素或增加探讨可随时告知。
(http://www.94xsds.com/book/632285-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