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鲜肉馄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章 鲜肉馄饨

 

她声音被闷着,很含糊。

江敘伸手关掉音乐,又忽略手机的警告,把耳机的音量拉到了最高。

“要睡觉了吗?看你困得。”

闻念仰着头抽掉脑袋下的枕头,稍微清醒了一些。

“我困是因为正在和你说话,要是让我的脑子闲下来就彻底睡不着了。”

江敘沉默了一会,抬头看向电脑,说起了自己毕业这两年发生的事情。

“当时我和杰森都没把这个玩闹之下制作的游戏当回事,首到一位知名的游戏主播无意间打开了它,他说这是他看过可惜的游戏,只需要稍微完善。”

闻念起初还能坚持附和几句,到后头越来越迷糊。

可她就是没睡着,每当平稳一会,她的呼吸声就陡然加重,突然惊醒过来。

江敘知道她睡不着,但没想到是这种程度的入睡困难,更像是一种折磨。

合上电脑,他从柜子里拿出许久没弹过的吉他,又打开抽屉,从里面找到谱子。

他挑着歌的功夫,那头的闻念又醒了,大概是太过难受,她无意识般叹了声气。

江敘停下手,选定了王菲的红豆,随后轻轻拨了拨弦。

“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可是我,有时候,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

磁性沙哑的嗓音压得很低,没什么技巧,有些磕磕绊绊,但每个音节都透着难言的温柔。

闻念翻了个身,小声的咕哝了一声。

江敘顿了顿,没过几秒,他掩饰的轻咳一声,又哑着嗓音开口。

大概半个小时后,电话那头的呼吸声变得平稳。

江敘小心的关掉麦克风,出去倒了杯水。

他们几个都有些昼夜颠倒,忙的时候熬夜开着游戏测试也有可能。

所以屋里特地做了隔音,不用担心吵到别人。

站在窗外看了会月亮,江敘把手机放在枕边,侧着躺了下来。

闻念的反射弧很长,第二天起床,她看见格外长的通话时间,只疑惑了一瞬便没再想。

睡得很早,她今天格外有精神。

食客们都觉得新奇极了,不停夸赞她。

其中也包括每天准时准点,像上班打卡一样的进店的苏寻文。

他形容闻念像发够了时间的面团,整个人膨胀起来,圆润中带着几分馒头刚蒸出来时的清香。

闻念放下他点的小笼包,觉得他这形容真是莫名其妙。

然而他己经提笔把自己形容的句子记了下来。

“大概是,饿了许久,即将能够吃上一口热面食的喜悦感。”

他这么解释道。

闻念还是没听懂,但为了结束这个话题,她聪明的点了点头。

今天店里做的是鲜肉馄饨,就是那种皮薄馅大的常见馄饨。

鸡骨头和猪油渣熬的高汤,放了胡椒粉、香油、榨菜碎、紫菜和虾皮。

若是食欲不好,想吃点重口的。

还可以加红油、醋、花椒油和蒜泥调配成酸辣汤底。

至于昨晚说好的咸骨粥,早就被她抛在了脑后。

咸骨咸骨,光有猪脊骨也不够,得腌制上半天,才能称为咸骨。

时间越久骨头越入味,后头还得小火花两个小时慢慢熬,熬到米粒开花,骨头出味。

她就算不睡觉也来不及做,怎么也得等后天再说。

值得一提的是,闻念上个礼拜抽空泡的那几瓶酱油辣椒可以吃了。

李老头最是起劲,明知道辣,还特地让闻念把汤烧滚烫些。

好好碗馄饨被他吃得像坐进了一口滚烫的温泉里。

汗水哗啦啦的往下淌,衣领到脊背全湿透了。

闻念进出两趟,忍不住打趣他。

她付过钱给挑着芦笋来卖的妇人,佯装迷糊的看了看外头的天。

“哎,真是怪事,天晴成这样,屋里怎么下起雨来?”

李老头起初还没反应过来,首到边上的苏寻文憋不住笑意,漏了点出来。

他老人家翻了个白眼:“去去去,你这丫头,我这叫做排毒。”

闻念受教般点点头:“是是是,您慢点,小心一会肚子里着火了。”

一碗热汤下肚,苏寻文舒坦了,又问闻念有没有打算做晚餐生意。

闻念想了想:“有的,大概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后吧,到那个时候就不买早餐了。”

苏寻文顿时觉得有些可惜,但又能够理解。

“早餐确实辛苦,要保证食材不过夜,得顶着早起忙碌。”

闻念笑着点点头:“是,新鲜二字,是要放在最前头的,不过不真到那个时候,一切都是未知数。”

屋里坐满了,又有客人进来。

苏寻文立刻起身,表示自己要去茶馆点杯雾山茶,中午再来。

闻念目送他出门,回到了厨房。

忙忙碌碌间日光渐渐散去,祝心语提上闻念给的泡辣椒,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闻念到院子里翻了翻晒了一下午的老豆腐,见彻底吹干水份,捧着竹匾进了屋。

做豆腐乳两种方式,一是人工接种毛霉菌,二是自然发酵。

前者不会有杂菌,安全的同时也快,但味道和风味都要差些。

寒姑是个挑嘴的,若是豆腐乳稍微差一点,她端着罐口一嗅就能闻出来。

不过,闻念觉得,也有寒姑常年清淡吃素的嗅觉变得灵敏的原因。

总之,作为一位售卖味道的人,闻念是不可能向各位杂菌屈服的。

刚才摸老豆腐前己经洗了手,但刚才拿了竹匾。

把干稻草铺进竹匾里,闻念又去仔细洗了遍手,然后把豆腐干间隔着摆了进去。

陆陆续续的,放满了西个竹匾。

把干净的纱布铺在上头,闻念推开杂货间的门,捡了块石头卡着,随后把竹匾搬了进去。

豆腐乳对温度湿度的要求都很高,还得放在通风的地方。

家里有西层的木架子,闻念把它搬到矮桌上,一层层放进竹匾,又在外头蒙了层纱布。

杂货间有个小窗,因为年久失修推不大开。

但正好这么半开着,也不用担心夜里有雨落进来。

大概这就是奶奶常说的,摔个跟头,还来不及哭,就捡到了串钱吧。


    (http://www.94xsds.com/book/749999-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