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天的时候外面月明星稀太外婆起床,把泡好的米全部捞出来淋干。然后舀水冲洗石磨,擦干净石磨后,往石磨里舀泡好的米,在添一点水,开始推石磨。把米浆磨的细细的,这一磨就是一个时辰,虽然推磨没有推那么快,但是还是很累。磨好后太外婆给米浆里放了适量的酵头,一共三个盆子,包好后放进他们睡觉得炕上盖上被子。然后回到厨房给锅里添水烧火把炕烧热,让米浆好好发酵,希望5更的时候能够发酵好。弄完后回到房间继续睡。
到五更天,天麻麻亮的时候太外婆起床看米浆是否己经发酵好了。看着发酵好的米浆太外婆拿到厨房,按照蒸米糕方式再次蒸米糕只是今天增加了白糖。一首到天亮蒸好了两锅米糕,看着白白胖胖的米糕,拿刀切好米糕装到昨晚己经准备好的篮子里,顺便拿着昨天买的草纸糊的袋子。锁好院门,匆匆往集市走去。锅里还有一锅马上蒸好的米糕,放在锅里保温。
到集市因为来的别早人不多,占了一个离南门比较近的好的位置。等人流量大的时候开始把米糕篮子上面的盖子揭开了一角,开始吆喝“好吃的大米发糕一大块才两文,而且里面放糖甜甜的老人孩子都能吃很软”。过了一会没有人来买,太外婆首接把切好准备给大家尝的发糕拿给大伙尝一尝。
“先尝后买,不好吃不要钱。”太外婆吆喝着。
“妹子,给我一块。”
“妹子,给我一块。”
“挺好吃,给我来两块。”
“确实好吃,不贵买回去给娃解个馋,给我一块”
大家你一块我一块,一会一筐子卖完了。
卖完这篮子米糕后太外婆给旁边卖货的婶子说了一声,让帮忙看着点地方,别被其他人占了。打好招呼后匆匆忙忙的回到院子。从锅里拿出剩下的米糕来重新切好装进篮子。把身上的铜板放家里。重新回到集市继续卖,大概一盏茶的时候米糕全部卖完了。
回来算了一下这个集赶下来挣40文,因为给大家尝少挣了几文钱,下个集应该能挣45文左右。
看来这个生意能做,但是量不能太大,就按照5斤的量来做。
小镇就这么大不能每天做,每天做也卖不动。集市一个月有9天,一个月就有400多文收入。对于一个没有地需要买粮食吃的人家温饱的保证的这点收入还是有点紧张,吃穿住行都要花钱。还的找点别的事在增加一点收入。
早饭孩子们还没有吃,算完账后太外婆就去厨房做了早饭,母子三人欢欢喜喜的吃完饭后。太外婆让栓子领着团子出去玩,但是不能出小镇。这条街是老街孩子比较多。每天在门口的街道上疯跑。栓子给街坊的一个孩子玩的比较好,具体是哪家的太外婆还没有具体打听。
因为天马上就要冷了,需要再买点棉花给孩子和自己缝制棉衣。又去集市买了10斤棉花加上上次剩和新买够了。想起来树林里可以捡柴火,去大车店和小饭馆问一下需不需要柴火。
想到这,太外婆就去主街问一下,问了一圈有三家需要每隔三天送一次,一捆1文钱。但是柴人家店家要大的枝干,不要小枝桠。打听好回到家,计划去怎么去树林里捡柴火。
打听好后,太外婆回家收拾早上蒸米糕弄脏的东西,厨房收拾好后,栓子领着团子回来了。太外婆就跟自己的二儿子栓子商量到,“栓子,根据今天买米糕的情况看我们只能逢集卖米糕短期内生意应该还可以,但是收入只够我们母子三人糊口。我找店家问卖柴火也可以有点收入。等收入稳定了。事情缓一缓,我托人问问老家的情况,如果老家情况好转我们就回老家。毕竟那里我们有地有房有亲人,不像这里举目无亲。什么年月一个妇人领着一个两个幼子都是别人眼中的肥肉。”
“娘就按照你说的来办吧。我们先活下去。不知道爹和大哥最终怎么样了。”栓子眼含泪水说道。
“你爹和你大哥应该己经走了。就是不知道后事怎么安排。你爹一辈勤劳肯干,在族也是一个话事人。这次如果不是为了族里争取利益也不至于落得这样一个下场。但是不争的话我们也活不下去。我们虽然不是大富之家,但也是小康之家,你和你哥哥都是上了私塾的,本来打算明年开春送你哥哥跟族长孙子一起去县城读中学。现在…不说了,我这身本事和手艺都是跟你爹和外婆学的,我凭一身本事养你们兄弟二人不是问题,但是这乱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太平。我们先存钱什么都没有手里有粮食和钱重要。”
“栓子,娘比你难过,从前在家万事有你父亲,现在都要靠我了。你爹和你大哥这两根顶梁柱突然塌了。在你没有长成前娘的顶起来。不能光难过,我们的活下去。”
“娘,我知道。虽然爹爹没有,大哥没有。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我有点适应不了。现在也在尽快适应。”
“娘知道,我们栓子己经很懂事了。你把团子叫起来,我们去树林那边捡柴火和一些干果。”
“娘我这就去叫团子,收拾一下我们就出门”
母子三人一个拉着一个的手往小镇外的树林走去。
一个月后,卖米糕和柴火的收入稳定,一个月下来除去成本出去吃喝能有450文收入。
太外婆在这一个月中去大车店打听了几趟但是听到的消息都是零零散散的。渭河平原地区一首不安生,军阀一首逼着农户全部种罂粟。因为马上入冬再不种就种不了。要求放宽了一些没有要求全部种。大伙的日子应该能好过一点。但是老家青*化*七家庄具体的情况不清楚。还的继续打听,但是这个小镇打听不到再多的了,只能想其他的办法。看看有没有人去县城,去青*化*七家庄人在县城开的店里打听一下。但是这个小镇离县城几十里路,想要搭车不容易,专门去费用又高。还是的去大车店找张老板问问,他人脉广。
(http://www.94xsds.com/book/75235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