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的这个春节,贾家过得很热闹。
除了贾家的五口人,易中海两口子也是在贾家过的。
自家“亲”师傅,带着肉菜粮食上门,青杉自然不会把人家轰出去。
一块儿吃就一块儿吃呗,反正自家又不吃亏。
闲聊时贾张氏还问起聋老太太的事儿。
一大妈脸僵了一瞬,才回答说老太太年纪大了,不爱热闹,就不凑在一块过年了。
哦~贾张氏半信半疑,不过转瞬就把聋老太太忘到了脑后,这老家伙不来才好呢!
当然,聋老太太也不愿意来贾家。
上回跟傻柱发生冲突那次,聋老太太险些被青杉扒干净身上套着的皮。
现在等闲绝对不出门,正在后院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呢。
要不说易中海也是西合院的一号人物呢,自从聋老太太地位下降,他媳妇儿去后院的次数都降了下来。
一天送一顿饭,聋老太太想吃好的,那你就拿钱来吧。
岁数大,又受制于人,聋老太太只能把她的粮油本给了出去。
以后要是再想白吃老易家的,把自己省下来的粮票卖出去,那是不可能了。
那边女人们闲聊着,青杉和易中海下起了象棋。
这俩人的水平,嗯,怎么说呢,半斤八两吧,都是又菜又爱玩的那种。
第二天一早,棒梗就带着他弟给院里长辈拜年去了。
景和才两岁,长相可爱得很,收获自是满满。
罩衣口袋都要被塞满了,还得用手扶着点儿,才不会掉出来。
等回家后青杉给他整理小兜兜,发现里面都是些花生瓜子栗子之类的。
“儿啊,你还小,这些东西你不能吃,这样吧,你就放在爸这儿,爸帮你解决了!”青杉说这话一点都不心虚,毕竟他是真的担心景和吃这种东西噎到了的。
秦淮茹就在旁边听着,没忍住,轻拍了一下青杉的胳膊:“行了啊,你别老欺负咱儿子不懂事儿!”
“怎么着,享受不着儿子的孝敬,你嫉妒了?”
……
温馨又幸福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1959年夏天。
自然灾害加经济影响,粮食短缺,供应不足。
大灾之年,家家户户都穷。
哪怕青杉工资高,可买不到足够多的粮食,一样是白搭。
有李怀德这个大腿帮衬和先前两年粮食的积累,贾家的日子也只能说比一般人家好点。
想顿顿吃饱吃好,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人家领导又不是提款机。
于是乎,在全家算计着粮食过日子的时候,青杉自己悄悄摸摸的,在空间开荤了。
没办法,实在是馋啊!
先前没到困难时期的时候,贾家还能偶尔买些肉尝尝味儿。
现在?你在家里做肉,周围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青杉根本不想知道。
在空间里吃饱喝足,洗完澡,完全没有味道了以后,青杉空间的小角落里摸出一小包碎桃酥回家了。
这碎桃酥说是碎成渣的那种碎,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它真的很碎。
吃的时候,只能用勺子,舀起那么一小勺来,放进嘴里。
甜香,油香,面香,好吃!
因为青杉许久不往家里带东西,贾家人吃桃酥都吃出了国宴的感觉。
青杉疼惜的摸摸景和的小脑袋,这孩子出生以后,就没过过什么好日子。
他年纪又小,肠胃又弱,天天在家吃这么些个没营养的,咋长大个儿呢?
于是乎,等第二天,棒梗上学,秦淮茹出门买粮食后,青杉首接抱起睡醒后揉眼睛的小儿子。
对缝纫机前忙着的贾张氏道:“妈,今儿个厂里不忙,我带着景和上班去了啊!”
“去吧去吧!”贾张氏只以为儿子是给自己减轻带孩子的负担,心里美滋滋儿的。
被亲爸抱着去上班的景和,一路上收获了不少好东西,管乐叔叔的蒸红薯,后勤小王叔叔的糖果,食堂刘岚阿姨的饼干。
不多,都只是一点点,但是对于两岁的的小娃娃来说,就不少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青杉首接把饭打了,带回办公室,父子两个一起吃。
办公室没有其他人,又有精神力作为警戒,神不知鬼不觉的,粗糙的二合面馒头就变成了玉米面少,白面多,和面时还掺了奶粉的馒头。
才两岁多点的小娃,好忽悠得很。
告诉他该吃饭了,他也什么都不问,配上铝饭盒里的大锅菜,一口一口吃的喷香。
肚子吃得饱饱,景和根本不困。青杉递给他一本小人书就打发了。
看不懂字儿,但是看书上的画就很有意思,看着看着就能给自己哄睡着。
这也是青杉愿意带景和来上班的原因,实在是这孩子太好带了!
真不愧是我的乖儿子,青杉在景和身上盖上一件衣裳,笑着摸了摸他细软的头发,继续干活儿。
当然,青杉也不会再一味偏心景和,偶尔棒梗放假的时候,也会给他塞个鸡蛋什么的。
只不过没有景和次数多罢了。
“咚咚咚——贾工在吗?”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办公室内,景和首接被惊醒,委屈的瘪瘪小嘴,青杉抱起儿子:“进!”
“贾工,咱们厂里的那台从老毛子那边引进的轧机不动弹了,厂里大师傅不敢动,怕给弄坏了,我们主任说请您过去给看看。”
(http://www.94xsds.com/book/765530-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