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战略之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战略之争

 

秋分时节,云苓默默端着茶盘站在殿侧,指尖微微发凉。

自从那日争吵后,张仪待她与寻常婢女再无二致,仿佛那些炽热的言语和失控的情绪从未存在过,连目光都不曾多停留一瞬。

而她,重新做回了那个只讨生活,不谈情爱的小婢女。

今日却又有些不同。

“云苓姑娘。”墨寒匆匆走来,声音压得极低,“秦王驾到,大人命你备茶伺候。”

云苓心头一跳,险些打翻茶盘,“秦王来了?”

“快些,大王己到前厅了。”

她急步走向茶房煮茶,想到张仪近日咳疾复发,在他的杯底多放了一枚甘草。

书房内,沉水香的气息比往日浓重。

云苓低头入内时,看见秦王正背着手站在《九州舆图》前,玄色龙纹常服在烛火下泛着暗光。张仪跪坐在案几旁,姿态恭敬却不失风骨。

“大王请用茶。”云苓将青瓷盏轻放在秦王手边,又为张仪奉上惯用的茶杯。余光里,张仪垂眸盯着自己杯中浮沉的甘草,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张卿,苴国使者今晨在殿上哭诉蜀国侵攻,你如何看?”秦王啜了口茶,指尖划过地图上秦岭蜿蜒的曲线。

张仪指尖在杯沿划过:“蜀国攻苴,意在试探秦国反应。臣以为,当按原定方略东进伐韩。”

“可司马错今早献上的伐蜀策,寡人觉得颇有道理。”秦王突然打断,从袖中抽出一卷竹简,“他说'得巴蜀则得楚',还献上了新的行军路线图。”

云苓添茶的手腕一滞。她看见张仪指节抵在案几边缘,青白如玉石。

“大王。”张仪声音平静,“翻越秦岭天险,劳师远征,若久攻不下……”他缓缓起身,走到地图前,“韩国地处中原要冲,挟周天子以令诸侯,方是成就霸业之正道。”

秦王不置可否,手指轻敲案几:“可巴蜀沃野千里,若能顺江而下……”

“那至少要数十年的经营。”张仪继续劝道:“而东进之路……”

云苓悄悄退出书房,却仍能听见二人对话。

争论持续到黄昏。云苓第三次换茶时,注意到张仪的茶杯几乎没动过,而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她知道他的咳疾又要发作了,却不敢有任何表示,只能默默在炭盆里多加了几块银炭。

“容寡人再思量几日。”最终秦王长叹一声,起身离去。

送走秦王后,云苓低着头收拾茶具。书房内只剩下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她正欲退出时,忽听见张仪沙哑的声音:

“你觉得,是我错了吗?”

云苓惊得差点摔了茶盘。她转身时,看见张仪仍站在地图前,背影如同一柄入鞘的剑,锋芒尽敛却依旧伤人。烛光将他消瘦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墙上显得格外孤独。

“奴婢……不敢妄议朝政。”

“说。”他转过身,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我要听真话。”

云苓攥紧了裙角。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她声音轻如蚊呐,“巴蜀沃野可资军用,江水天险可练水师……”

“你在背书?”张仪突然冷笑。

云苓鼓起勇气抬头:“蜀地铜铁丰饶,可铸兵器;粮产倍于关中,可养大军。若得之,顺江而下取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她突然住口,因为张仪的眼神变了。那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神色——惊讶、赞赏,还有更深的东西,藏在瞳孔最深处。

张仪走近一步,松墨气息扑面而来:“继续说。”

“韩国虽是要冲,但诸侯必救。”云苓心跳如雷,“巴蜀偏远,诸侯坐视不理...此所谓'攻其不守'。”

最后一个字落下,书房内静得能听见炭火噼啪声。张仪凝视着她,目光灼得她脸颊发烫。

“好一个'攻其不守'。”他忽然轻笑,声音里带着云苓许久未听到的温度,“白起可知你熟读兵书?”

云苓一怔,血色瞬间从脸上褪去。她猛地后退一步,茶盘上的杯盏叮当作响。

“奴婢僭越了。”她深深福礼,声音重新变回一潭死水,“告退。”

转身时,她听见张仪压抑的咳嗽声终于爆发出来,撕心裂肺。她脚步一顿,却没有回头,只是加快步伐离开了书房。

廊外的秋风卷着落叶打在她脸上,冰凉刺骨。


    (http://www.94xsds.com/book/801587-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