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燃烧的图纸
“心脏?”林月歪着头,马尾辫晃了晃,看着张扬走向成品架的背影,总觉得今天的张扬哥像换了个人,刚才那眼神里的东西,沉甸甸的,让她这个从小在军区大院长大、见惯了大场面的人都有些心悸。她甩甩头,把零件盒塞进鼓鼓囊囊的双肩包,蹦蹦跳跳地走了,心里却给角落里那个破炉子又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车间恢复了喧嚣。磨床在自制数控系统的驱动下发出平稳的“沙沙”声,吐出一个又一个闪亮的轴承套圈。王师傅和李工干劲十足,红星厂的单子就是硬通货,厂里账上终于有了点余钱。
但张扬的心,己经不在这些精密轴承上了。那则关于“飞龙-10”战机发动机受挫的新闻,像根烧红的针,扎进了他军工工程师的灵魂深处。前世在实验室里熬过的无数个日夜,那些因材料瓶颈、工艺极限而被迫搁置的激进设计图,此刻在脑海中疯狂翻涌。
下班后,喧闹的车间安静下来。张扬没走。他反锁了通往小办公室的门,拉上满是油污的窗帘,只开了一盏昏暗的白炽灯。他翻出最厚的绘图纸,又找了几支还算能用的绘图铅笔。笔尖落在粗糙的纸面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这不是宏远厂的刀片,也不是红星厂的轴承套圈。这是一颗“心脏”的蓝图。
首先,是概念。传统的涡扇、涡喷结构,在追求极限速度上,存在难以逾越的物理天花板——压气机失速、燃烧室热障、涡轮叶片融化…他需要一种更“首接”的暴力。超燃冲压的概念在他笔下流淌出来:取消复杂的压气机和涡轮结构,让高速气流首接冲入燃烧室,在超音速状态下完成混合与燃烧!这需要材料能承受难以想象的高温高压,需要点火能量瞬间、精准且狂暴!
“点火…持续燃烧…”张扬喃喃自语,眼神锐利如刀。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那里仿佛还残留着造化烘炉传递信息时带来的微弱悸动。一个模糊却极其清晰的意念浮现——炉壁深处那些玄奥纹路中,最简单、最基础的一道能量引导轨迹:“火球符”!
“火球符…高能脉冲…粒子流…”张扬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如果…如果将这种符纹,以微观甚至介观尺度,刻印在燃烧室的关键位置?用那瞬间爆发的高能粒子流,去点燃、去维持超音速气流中那狂暴不羁的火焰?
这个想法如同闪电,劈开了他思维的混沌!图纸上,原本常规的燃烧室结构被彻底推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极其简洁、却又充满未知的腔体设计。在几个关键节点上,张扬用红笔重重地画了几个抽象的火焰标记——那是“火球符”刻印位置的构想。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超燃冲压模式在低速和跨音速阶段效率低下。他又想起了“变循环”的概念——引擎要像变形金刚,能在不同的飞行状态下切换最优的工作模式!低速时,需要类似涡扇的高涵道比模式提供巨大推力;跨音速时,需要部分气流绕过核心机以降低阻力;进入高超音速后,则完全切换到纯粹的冲压模式!
“结构…材料…”张扬的眉头紧锁。要实现这种无缝切换,引擎内部的活动部件(如可调导叶、涵道调节板)将承受地狱般的机械应力和热负荷!普通的镍基高温合金?根本扛不住!需要一种能耐受超过2000摄氏度高温、同时具备超高强度和韧性的材料!而且,为了极限减重,提升推重比,整个引擎的结构必须轻量化到极致!
“轻量化…高强度…”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车间深处那个沉默的角落。造化烘炉那点石成金般赋予材料“活性”的能力,是唯一的希望!但目前的“强化”,还远远不够!需要更深入的理解,更强大的炉子状态!
夜深了。小办公室里只有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张扬偶尔停下笔,陷入沉思时粗重的呼吸。废弃的草图纸团堆满了脚边的废纸篓。窗外的月光被厚厚的窗帘挡住,只有那盏昏黄的灯泡,照亮着纸上那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超越时代的线条。
一张张草图被绘制出来,又被推翻。燃烧室形状、气流路径、变循环机构…每一个细节都在挑战着现有的工程认知。张扬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前世积累的理论知识,与今生掌握的造化烘炉这柄神锤,正在激烈地碰撞、融合,试图锻造出一件惊世骇俗的利器。
当第一缕微弱的晨光试图透过窗帘缝隙挤进来时,张扬才猛地从图纸堆里抬起头。他双眼布满血丝,脸色因为过度集中精神而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却亮得惊人,如同燃烧的星辰。
他面前摊开的,是一张初步定稿的引擎核心结构草图。线条狂放不羁,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力和对物理定律的极致挑战。旁边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计算公式、材料性能要求、以及许多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和标记——那是关于“火球符”刻印位置、能量引导路径的初步构想。
“星火…就叫‘星火-I’吧。”张扬用铅笔在图纸顶端重重写下了这个名字。火种虽小,终将燎原。
(http://94xsds.com/book/828544-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