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忠顺王的神助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章 忠顺王的神助攻

 

柳如是轻轻“嗯”了一声,又想起一事道:“今日来的那个叫鸳鸯地丫头,王爷可是打算让她做这府内后宅的大管家。”

自己这位‘杨夫人’,当真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水溶笑道:“不错,是有这个打算,宝钗今日带她来见你了?”

柳如是道:“那可不,这丫头倒是个有分寸的,不仅言语得体,更难得的是不卑不亢。王爷这也算是知人善任吧,听说以前就是那荣国府老太太身边的贴心人。王爷这去一遭贾府,就带走人一姑娘,妾身看王爷以后还是少去为妙,免得王府后宅有朝一日成了贾家后院了。”

水溶没再接话,装着睡着了。

次日寅正初刻,柳如是便服侍水溶起身,免不了又被王爷一番作弄。

水溶不禁感叹为毛古代没有朝九晚五,非得每日这个点上朝,公鸡都还没打鸣了。真有些怀念太上皇时代,起码不是天天要早朝。自太上皇变成了先皇,贞靖帝一改太上皇时期的散漫之风,化身当代劳模,早朝成了那句经典的广告词“大宝啊,天天见。”

到了奉天殿,三品的侍郎们早早就到齐了,除了颜九江。七位阁老也到了三位。殿内众人见北静王进来,都纷纷打过招呼。水溶脸上保持一个弧度刷遍全场。

没过多久,颜九江也搀着他老子颜佟姗姗来迟。如今已不同往日,老颜也不再是曾经那个老颜了,大臣们都知晓皇帝不待见老颜。

一些本来就看不惯颜家父子的朝臣以前或许还看在太上皇的份上虚与委蛇,现在也懒得装了。当然,那些成了精的阁老脸上还是一如既往对颜佟敬重有加,看不出丝毫厌弃。

人都到齐了,没过多久,皇帝踩着点出现了。群臣参拜,起身后,夏秉忠将昨日的龙禁尉奏报递给众人传阅。

众人脸色均是大变,唯独泰山崩御前而面不改色的只有首辅颜佟了,就是站在水溶身后的颜九江也一样慌了神,连忙看向他老爹。发现老头依然似睡着了般,旋即也强自镇定了下来。

群臣都不自觉的窥望颜家父子和礼部尚书云光,实在是这檄文言辞过于激烈,所列颜家父子的罪状罄竹难书,若是作实,那绝对是十恶不赦,抄家灭族的结果。

最显眼的就是第一条,例银统归朝廷划拨后,最终朝廷只拿了三分之一,而三分之二都落入了颜家的口袋。这简直太诛心了,若是先皇看见,会不会诈尸跟颜家父子算账。

“朕的钱,朕只拿了三分之一,你爷俩拿了三分之二,朕还要对你爷俩感恩戴德?”水溶脑补了一番先皇的台词。

还有第二条,蛊惑先皇和皇上任用云光,祝兆先这等佞臣为封疆大吏。不但利用屯田之便,中饱私囊;还借总督之势,走私茶盐,谋取暴利。甚至在蒙古入侵之际,贿赂那蒙古首领安滩十万两白银,只求安滩不攻打大同,等等不一而足。

就是殿内的礼部尚书云光也是浑身冒冷汗,这事若是坐实了,下狱都是轻的。皇帝扫视了众人一眼,将各人表情落在眼里。

一张扑克脸分辨不出喜怒,望着颜佟道:“颜阁老,这仇恒明罗列出了你颜家的斑斑罪状,你这个当事人倒似没事人一样。怎么?是这仇恒明信口开河,拿些子虚乌有的东西诬陷你颜家还是你颜阁老打算默认了?”

颜佟上前一步,慢悠悠地跪下道:“陛下圣明,清者自清,老臣无需争辩。例银统归朝廷,乃是先皇深思熟虑之后定下的国策,岂是老臣能左右的。至于云大人和祝大人,先皇和陛下都是圣君明主,似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说老臣蛊惑,那更是无稽之谈。”

水溶心中暗骂老狐狸,避重就轻,不谈那银子怎么分的。只一开口就扯上先皇,先皇都不在了,死无对证。谁知道那三分之二的银子到底落入谁的口袋。皇帝也不可能去翻先皇的旧账。

至于蛊惑一说,这老颜更是老奸巨猾。先皇和皇帝都是圣君明主了,还能被谁蛊惑?若皇帝真承认了云,祝二位是佞臣,岂不是自己打自己和先皇的脸面,承认自己和先皇是昏君,识人不明?

皇帝本来也没打算这个时候拿颜佟开刀,无非是看见他那要死不活的样子来气罢了。

皇帝望着跪在下方的颜佟道:“颜阁老起来吧。朕现在不关心这些,颜阁老说说如今该如何应对吧?”

水溶估计老颜还是会一如既往的一推四五六,让自己这个兵部尚书出面。就跟上次安滩犯京一样,将王子腾推出来,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完了再来总结陈词。

果不其然,只听颜佟道:“陛下,北静王爷是兵部尚书,不如先听听北静王爷有何见解。”

皇帝似乎也料到了老颜会如此应付,扭头望向水溶这边。

水溶赶忙站出来一步道:“陛下,臣没什么好说的,国有国法。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如今只需要商讨派何人讨贼即可。”

水溶不想和这些老家伙打太极,直接开门见山,奔入主题。

皇帝点点头,对水溶的效率很认可。望着五层御阶下的诸人道:“北静王所言极是,诸位卿家可有合适人选推荐?”

下方群臣一时间都没有急于发言,过了片刻。兵部左侍郎伍应仑站出来道:“陛下,臣举荐兵部尚书北静王爷,北静王爷家学渊源,上次打退蒙古人已然证明了王爷用兵如神。此次,小小反贼,必然能马到功成。”

水溶回头狐疑地望了一眼这个伍应仑,伍应仑微微颔首,似乎是在让水溶放心。

水溶心中更迷惑了,这平时不吭不响的伍应仑,怎么这个时候冒了出来。不过很快他就明白过来了,自己是被忠顺王摆了一道。

伍应仑一发言,那边的刑部尚书钱季诚也站出来附议道:“陛下,伍侍郎所言极是,王爷功高盖世,若由王爷出马,必能压服边镇诸将。”

“妈的,这刑部尚书不是好人呀,这功高盖世的诛心之言是夸他还是害他。”水溶心中腹诽不已,自己还是太小瞧忠顺王了。这刑部尚书是他大舅子左都御史武英平的老下属,都是穿一条裤衩的。

紧跟着,左右副都御使也出列附议,礼部尚书云光不明就里,也随大流一般出列附议。户部尚书裴流谦本来就对水溶观感极佳,自然也没意见。七位阁老里面也有两位站出来附议伍应仑的提议。

只有一人,就是礼部左侍郎张南升站出来提议忠顺王,不过没人响应。

“这特么地好阴险的忠顺王,这张南升之前和颜家是一路人。如今看颜家不行了,又迅速向忠顺王靠拢,当真是人以群分。”水溶暗暗记下这张南升了,早晚要找回这个场子。

这忠顺王如此不择首都,自己都表态不会出头了,他还是要拉自己下水,给他当垫脚石。

皇帝转头望向水溶,水溶此刻是有口难辨,往前一步,苦笑道:“陛下,臣是万万没想到,大殿之上,诸位同僚如此意见统一,倒像是提前约好的一样,臣无话可说,还请陛下圣断。”

众人听水溶话中有话,殿内几位有心人也明白了过来。

水溶心中把忠顺王全家问候了个遍,暗道“好你个忠顺王,咱就从此刻开始了!”

这伍应仑是自己兵部的人,他出来举荐自己的上官北静王,估计群臣怎么也不会怀疑道是忠顺王暗中做了手脚。

然后这忠顺王又通过他大舅子左都御史使劲,让刑部挑头,都察院推波助澜,使群臣都附议伍应仑的提议。

再适时的跳出一个礼部左侍郎提出忠顺王这个人选。让皇帝看到北静王在朝堂上的巨大威望,进而引起皇帝的忌惮和猜忌,恐怕这个人选就彻底和水溶无缘了。

可皇帝不蠢,水溶相信皇帝不会对今日早朝的这种异常局面毫无察觉。

忠顺王自作聪明,但他却不知晓,太妃坚辞不受太后尊号以及水溶那日在御书房的表现已经大大降低了皇帝的猜忌之心。皇帝现在对水溶的信任比之忠顺王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二王这样的明争暗斗他也喜闻乐见。

忠顺王此举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果不其然,只听皇帝道:“既然各位卿家意见如此统一,北静王上前听旨。”

左都御史武英平一听皇帝要下旨,暗道糟糕,弄巧成拙了。赶忙站出一步道:“陛下且慢,臣还有话说。”

皇帝被打断,有些不悦地看着武英平道:“讲。”

武英平硬着头皮道:“陛下,就是剿灭个小小的反贼,其实根本用不着王爷一个兵部尚书亲自出马,臣认为,派兵部左侍郎伍应仑协同左副都御史邱应潮即可平定反贼。”

水溶笑望着这武英平,颇觉得有意思。看来是商量好了,若是忠顺王不能领兵,拿退而求其次也不能让北静王领兵。

皇帝犹豫了,似乎也在斟酌武英平这个提议。大殿之内,各人已经嗅出点味道来,今日这二王之争,明显忠顺王占了先手。

颜佟虽然老迈,但对这些伎俩早已烂熟于胸,也不发话。他现在只想安然着陆,只要火烧不到他,随便皇帝怎么搞。

水溶昨日在乾清宫已经把话讲明白了,此刻也无需再废话。就看皇帝如何决断了。

皇帝思虑再三,考虑到平乱之后,后续还有一系列安抚地方流民,恢复民生,以及重建官府,还是决定让水溶挂帅稳妥些。

遂继续道:“北静王,左副都御使听旨。”水溶和邱应潮上前恭听

皇帝道:“着北静王暂代陕甘总督一职,总理陕甘军政,可先斩后奏,临机决断。左副都御史为监军,神枢营统领为前锋将军率领神枢营三万人马平定反贼。”

武英平轻叹口气,不再多言。水溶和邱应潮应道:“臣领旨。”

散了朝,皇帝又将水溶单独留下。

跟随皇帝来了乾清宫,皇帝自始至终都没提刚才奉天殿的事,水溶想辩解两句都无从开口。

只听皇帝道:“此次平乱,成败朕毫不担心,朕相信你不会令朕失望。朕授予你先斩后奏,临机决断之权。你可知为何?”

水溶装傻充愣摇头道:“请陛下明示。”

皇帝点头道:“朕希望山西,陕西,甘肃乃至直隶,所有官员和将领能与朕同心同德。指望着先皇的仁慈还想坐享其成的,你作为朕的兵部尚书和陕甘总督,怎么做,你自己拿捏,朕只看结果。”

水溶心中了然,就知晓皇帝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这次机会,不过,正好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水溶郑重答道:“陛下的意思,臣听明白了。天无二日,民无二主,陛下放心,臣会让四省文武官员明白这个道理的。”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又道:“今日奉天殿之事你不用上心,朕知晓今日之事与你无关,只要你忠心耿耿为朕办差,朕与你便君臣不疑。忠顺王,朕自会敲打他”

水溶心中暗道“我信你个鬼,这话也就只能听听,皇帝的心思谁也猜不透,今日或许与你君臣一心,明日也有可能和你貌合神离,总之还是悠着点的好。别离太近也别离太远,保持距离感,才是最安全的。”

水溶拱手回道:“谢陛下谅解。”

皇帝又道:“去看看母妃吧,恐怕母妃又该埋怨朕不近人情了。”

水溶领了旨,自打太妃搬到仁寿宫,水溶还没来过。出了乾清门,一路向西来到仁寿宫。

得了太监通报,进了仁寿宫见了太妃。太妃面色不错,将水溶拉到身边细细打量,照例一番嘘寒问暖,又给了水溶一个仁寿宫的令牌,以后来看她不用通报。

水溶将剿逆之事说与太妃。

果不其然,太妃一听,立马变了脸色。当即就要吩咐身边侍女将皇帝找来,非要找皇帝要个说法,抓水溶个壮劳力没完没了了。

还是水溶一而再,再而三的跟太妃言明此次平叛只是小儿科,风险不大。而且是他主动请缨的。太妃才松了口,叮嘱他路上务必小心。

水溶心中感动,愈发确信眼前这位太妃就是自己的生母。只可惜,母子面对面却不能相认,不过她也理解太妃的纯纯爱子之心。

水溶从仁寿宫出来就立即回了兵部公廯。左侍郎伍应仑还以为自己今日之举是北静王之意,领着兵部大小官员笑意盈盈地上前拱手恭喜水溶道:“下官与我兵部同僚在这提前恭喜王爷又要再立新功了。”

水溶皮笑肉不笑地道:“伍大人下次如果再有今日这番惊人之举,请你务必让本王知晓。免得本王这个当事人像个傻子似的还不知道自己如此受下属爱戴。”说罢,不理会伍应仑,径自走进了兵部公廯。

伍应仑与一众官员面面相觑,不明王爷何意。伍应仑皱眉寻思,难道自己今日之举不是王爷的意思。右侍郎颜九江嗤笑一声,转身也进了公廯。他自然也看出了今日这伍应仑是被人当了枪使。

众人见伍应仑热脸贴了王爷一个冷屁股,不明就里,也纷纷进了公廯。

待众人进来,水溶坐在上首望着众人道:“本王不在京师,兵部公务暂由左侍郎伍应仑暂管。请伍大人擦亮眼睛,别轻信于人给本王帮倒忙!”

伍应仑听了这话,也回过味来了,额头冒了一层冷汗,赶忙躬身回道:“属下愚钝,谨遵王爷之命,不敢懈怠。”水溶没再废话,兵部各人各司其职,自有人通知神枢营史鼐整军备战。

出了兵部水溶又赶往户部公廯与户部尚书裴流谦讨要粮饷,这三万大军每日花销用度,人吃马嚼的,战后还要安抚流民,没银子那一切休提。打仗打得不就是个钱。

好在裴流谦极为支持,答应两日之内,除了三万大军的粮饷,再从户部拨六十万两银子给水溶做安抚流民,重建地方之用。

虽然六十万两不多,但水溶也知晓裴流谦的难处。若不够,到时只有自己想办法了,实在不行那就只有打土豪了,俗话说,枪炮一响,黄金万两。这钱从哪来,还不是抢来的。

忠顺王府,忠顺王没想到自己一番谋划会功败垂成,自己这皇兄难道真就对水溶信任有加,或是对自己这个亲兄弟真就如此忌惮?

以他对皇帝的了解,即便不选自己,也不会选水溶,剿灭这点乱兵,派他俩谁去都是杀鸡用牛刀。

“这次算你走运,咱们走着瞧,水溶。”忠顺王心中暗道。

忠顺王妃自殿外缓缓走了进来,笑道:“王爷可是还在为没能领兵之事气恼。依妾身看来,王爷大可不必如此。”

忠顺王抬头不解地望着她。

忠顺王妃笑道:“王爷是身在局中迷了眼,如今王爷已然掌控了龙禁尉,妾身兄长又执掌都察院,妾身父亲也混了个小小的兵马司指挥的虚职。王爷此刻若还想立即就染指兵权,可不是皇上乐见其成的。”

忠顺王恍然大悟,笑道:“王妃一语点醒本王,本王操之过急了,王妃说的是。也罢,听说北静王那红楼最近新来了几个角,今晚本王微服陪王妃听听戏,或许这才是皇上乐见的。”


    (http://www.94xsds.com/book/201381-10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