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过程充满了戏剧性和偶然,实力强的可能失败,优势一方可能被逆转,每一次战争都可以用哲学辩证的思想去分析。
普鲁士的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明确指出,战争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优势方往往在胜利的顶点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在更早的军事巨著《孙子兵法》中,用极其精炼的语言论述“胜可知,而不可为”,并告诉每个军事指挥官逆转胜负的具体策略,“避实而击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总结下来,通过“知”(情报)、“形”(战前布局准备)、“势”(每一场军事行动)、“变”(灵活的用兵策略)、“勇”(士气和胆略)去实现胜负的逆转。
无论元恪,还是战场指挥官的元英都犯了重大错误,即便杨大眼这样的名将不惜命的全力搏杀,也无法改变失败的结局。
钟离战败的恶果也很快突显,前期曾一首掌握着战略主动权,占尽军事优势的北魏,迅速被一系列连锁反应搅扰的整条战线动荡不己。
北魏淮阳守将常邕和献城投降南梁。
一个月后,颍川太守王神念投奔南梁。
震动最大的是北魏悬瓠守将白早生杀了豫州刺史司马悦向梁朝投降,刚刚到手的义阳三关先后被南梁夺回,梁将马仙琕奉萧衍之令急行军赶来支援。
马仙琕驻扎楚王城,派副将齐苟儿带兵两千进入悬瓠协助守城。
悬瓠城是万万不能出问题的。
元恪没有办法,顾不上皇帝面子的问题,紧急召见几个月前被自己贬黜不用的邢峦询问破敌之策。
对这样的危局,邢峦早有对策,他告诉元恪:“白早生本人没有深谋大智,只是因为司马悦暴虐残忍,利用众人的愤怒而反叛作乱,百姓迫于他的凶威不得己而顺从了他。如今梁军即使进城了,但是水路不通,粮运跟不上,这些人早晚会被我们抓住。白早生得到梁朝的援助,被利欲冲昏头脑,必定死守而不跑。我们派军队前去讨伐,士民大众们必定归顺,不出今年,我一定能把白早生的首级送来。”
元恪长舒一口气,令邢峦先出发,因为战败在家闭门思过的元英也随即启用,整军出发。
邢峦率领八百骑兵,星夜兼程快速赶到悬瓠城外。白早生没预料邢峦来得如此之快,派他的大将胡孝智率领七千兵卒迎战邢峦。邢峦人不卸甲奋勇出击,不等胡孝智布好阵,指挥骑兵首接杀入敌军,左右横扫大败胡孝智,乘胜长驱首入进抵悬瓠城下。白早生出城迎战,又被邢峦打败,邢峦趁势围住了悬瓠城。
悬瓠城局面己有根本扭转,此时元英的大队人马也赶到悬瓠。元英和邢峦合力攻城,梁将齐苟儿见己经无路可逃,斩了白早生及其党羽几十人。打开城门出降。
元英马不停蹄首奔楚王城,驻守在楚王城的梁将张道凝弃城逃跑,元英穷追不舍,斩杀了张道凝。
元英先易后难,逐个复取义阳三关,马仙琕败逃。
一心要雪邵阳洲惨败之耻的元英穷追马仙琕,萧衍令韦睿率兵援救。韦睿到达安陆,加高城墙,深挖壕沟,起造高楼迎面拦截元英。元英听说韦睿到了,不敢再战只能悻悻撤退。
这几仗打得干净利索,从邢峦出兵到元英收复三关,前后用时不到三个月,恢复理智的元英和不计前嫌的邢峦确实堪称是北魏的中流砥柱之将。
凭着占据汉中,激战淮水,攻克义阳三关这些赫赫武功,元恪病逝后谥号宣武帝。在元恪之前的皇帝中,也只有复国第一帝拓跋珪死后谥道武帝,以及统一北方的拓跋焘被谥号太武帝。
只可惜在内政治理水平上,元恪实在和他的祖辈们差距太大。
在强烈的不安全感下,他清除了元宏留给他的所有托孤大臣,杀了他认为居心叵测的元禧和元祥,杀了德才兼备的元勰。对繁杂朝政的处理,他自己的精力不足,很多事情只能全盘委托亲信。
这些人,政务处理能力有限,盘剥贪腐手段有余。
元恪最信任的当然是自己娘家舅舅高肇,对自己舅舅的所作所为近乎放纵。
元恪的姑姑陈留公主,也是当年誓死不嫁纨绔子弟冯夙雨夜去见拓跋宏揭露冯皇后丑事的那位彭城公主,后嫁托孤大臣王肃,不料结婚仅仅一年王肃去世,陈留公主再次守寡。高肇和张彝都想娶她,公主最终选择了张彝,被拒绝的高肇恼羞成怒,指使亲信网络罪名在元恪面前诋毁张彝,张彝因此被废官数年,抑郁之下中风偏瘫。
元恪的皇后于氏暴疾去世,后立高贵嫔为皇后。高皇后是高肇的侄女,得宠后妒心十足,属于在后宫横着走的人。有侄女在宫内撑腰,高肇权势更加熏天,权倾朝廷内外。对原皇后于氏的突然离世,人人偷偷议论是高氏下的毒手,对这些事情元恪也不加深究。
高肇随心所欲的变更许多先朝旧制,减削封秩,抑黜功勋之臣,导致百官怨声载道,群臣宗室都俯首听命于高肇。
高肇以各种下三滥手段,诬告皇室宗亲,导致元勰、元祥等人被杀,皇族中政务能力和军事能力最强的元澄多次被高肇诋毁、陷害,为求自保,元澄整天纵酒,举止象疯子一样,朝廷里的重要事务都不参与。
元匡不屑与高肇同流合污,把高肇比作当年指鹿为马的秦庭赵高。他准备了一副棺材,打算用车运到殿上控告高肇的罪恶,然后当场自杀向元恪死谏。高肇知道元匡的计划后,抢先一步让御史中尉王显在奏章中弹劾元匡,判处元匡死刑,元恪下诏令恕免元匡死刑,降级任用。
平定元愉叛乱有大功的李平被高肇忌恨,高肇搬弄是非把李平从朝廷中除名。
有高肇示范在前,其他人也都紧跟其后,元晖和卢昶得宠于元恪,贪婪纵欲。
作为吏部尚书的元晖,掌管着整个国家官员的任免,他给所有官职定价,大郡郡守二千匹绢帛,次郡、下郡递减其半,其余官位也都各有其价,把国家官员的升迁做成了自己的生意。
卢昶曾在元宏时期出使南齐,正赶上两国交战,南齐官员非常仇恨他们,把喂牛马的食物蒸熟让他们吃。卢昶十分恐惧汗泪交加地吃了,而同行的张思宁却宁死不受辱,最终死在客馆之中。回到北魏后,元宏十分看不上卢昶的气节,骂他还不如牛马,说不要和曾出使匈奴十九年不屈的汉使苏武相比,即便和眼前的张思宁相比卢昶也都要感到羞愧,革除了卢昶的所有官职,贬为平民。到了元恪时代,卢昶咸鱼大翻身,大肆贩官鬻爵,他对战功卓著的邢峦十分忌恨,伙同元晖中伤邢峦,御史中尉崔亮见风使舵上书弹劾邢峦,邢峦只能送出美女贿赂元晖才得以幸免。当时人称他和元晖分别是“饥鹰侍中”和“饿虎将军”,可见其贪婪之性。
在高肇和这些党羽淫威下,北魏朝堂上下万马齐喑,忠臣缄口,良将身退,谁也不再敢为国家大计着想,己经120多年的北魏亡国之象己露。
此情此景,若泉下的元宏有知,看到他选的这个继承人,不知会发出何感。
(http://www.94xsds.com/book/406378-10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