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晨钟刚敲过三响,武英殿的金砖上还凝着昨夜的寒气,朱振明刚在龙椅上坐稳,左都御史范景文就捧着笏板出列,绯色官服在晨光中微微发颤:"陛下,远洋贸易公司的股份悬而未决,朝野上下人心浮动,恳请陛下早定章程!"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附和声。英国公张维贤攥着玉带板的手指关节发白,定远侯的鎏金腰带在急促呼吸中起伏不定,就连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也忍不住向前半步,拂尘在袖口轻轻颤抖。
朱振明慢条斯理地把玩着案头的羊脂玉镇纸,目光扫过阶下群臣的焦灼面孔,故意沉默了半盏茶的功夫,才缓缓开口:"范爱卿急什么?朕还想再听听诸位的高见。"
"陛下!" 户部侍郎突然越众而出,乌纱帽翅差点撞到旁边的铜鹤香炉,"如今陕西旱情蔓延,辽东军饷告急,若再拖延,怕是..."
"够了!" 朱振明猛地将镇纸拍在御案,玉质镇纸在金砖上滑出半尺,"既然诸位如此心急,朕便把话挑明了 ——" 他站起身,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烛火下熠熠生辉,"宗室、勋贵、宫中太监及朝中大臣,出三十万两,占百分之三十股份!最低一两起认购,且单一出资人最多认购一万两占股1%,先交钱者先得,招满即止!"
此言一出,武英殿内瞬间炸开了锅。英国公张维贤惊得后退半步,蟒袍下摆扫翻了身后的铜灯架;翰林院编修们交头接耳,砚台里的墨汁溅在奏疏上;就连一向沉稳的毕自严也倒吸一口冷气,山羊胡剧烈抖动:"陛下,那剩下的百分之十五呢?"
"剩下的百分之十五," 朱振明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意,"公司成立满一年后再行招股!凡我大明子民,只要近三年无作奸犯科,均可入股!但有一条 ——" 他顿了顿,目光如刀扫过群臣,"一年后只放三十万两额度,占百分之十五股份,且单一出资人最多认购一万两!大明远洋贸易公司会拿出15万两作为创始股东第一年的分红,所有的创始股东按股份比例瓜分这15万两。"
"什么?" 定远侯差点惊掉下巴,"陛下,这... 这创始股东首年就能分红?"
"算你聪明!" 朱振明拿起案头的朱笔,在黄绢上重重勾划,"公司拿出十五万两作为创始股东首年分红,按股份比例分配!"
"嘶 ——" 满朝文武倒吸冷气的声音汇成一片。英国公张维贤猛地掐了把自己的大腿,确认不是做梦后,激动得声音发颤:"陛下,这... 这首年就能有近2成的收益?"
"张爱卿数学不错。" 朱振明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怎么,嫌少?"
"不少不少!" 张维贤连连叩首,玉带板在金砖上撞出清脆的响声,"陛下仁德!"
就在勋贵们喜形于色时,内阁大臣兼礼部尚书徐光启突然跪行两步,脸上写满忧虑:"陛下,这... 这不是拿后面的钱填前面的坑吗?第二年的分红从何而来?"
"哈哈哈!" 朱振明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在大殿中回荡,"徐大人是不相信我大明的海贸潜力?" 他猛地指向殿外,"首单生意就做茶叶、瓷器、丝绸 —— 运往安南、暹罗等南洋诸国,再从那里采购粮食运往辽东!"
"运往辽东?" 漕运总督惊得跳了起来,官帽上的展翅乌纱摇摇欲坠,"陛下,这不是抢漕运的生意吗?百万漕工的生计..."
朱振明不答,只是看向毕自严。毕自严会意,上前一步朗声道:"诸位大人!陕西连续两年大旱,孙承宗阁老急报,今年恐继续欠收!番薯土豆推广尚需时日,辽东前线数十万大军等着吃饭!" 他从袖中抽出一卷账册,"去年漕运损耗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七,而海运只需百分之五!"
"可海运危险啊!" 大理寺卿颤声反驳,"红夷、海盗..."
"所以郑芝龙郑爱卿为何能占百分之五股份?" 朱振明打断他,目光落在丹墀下的郑芝龙身上,"郑爱卿,你说!"
郑芝龙向前一步,胸前 "海上游击将军" 的金牌在烛火下闪烁:"启禀陛下,末将一行人常年在海上讨生活,对大明沿海非常熟悉,海上作战经验丰富,如今更是归顺了朝廷,有了陛下的支持,就算是在海上遇上红夷,也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他猛地扯开衣襟,露出胸口狰狞的刀疤,"末将在海上混了多年,就没怕过谁!"
就在群臣被郑芝龙的气势震慑时,朱振明突然拍了拍手。殿门应声而开,几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在锦衣卫护卫下鱼贯而入,为首一人捧着地球仪,正是传教士汤若望。
"陛下,这... 这是何意?" 范景文惊得胡须乱颤,"怎能让蛮夷上殿?"
"蛮夷?" 朱振明挑眉,"汤若望先生,给诸位大人讲讲,你们西洋的东印度公司是如何运作的。"
汤若望上前一步,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启禀陛下,东印度公司有董事会,分商船队、贸易部、财务部... 每艘船都有保险,货物按股份分配..."
"保险?" 毕自严眼睛一亮,"何为保险?"
"就是商船若遇风险,由专门的机构赔偿。" 汤若望解释道,"另外,东印度公司会在海外设商站,囤货、收税..."
朱振明满意地点头,转向群臣:"听到了吗?这就是朕要的运作模式!董事会、保险、海外商站 —— 毕爱卿,你牵头,参照东印度公司,给朕拿出一套章程来!"
"陛下,这... 这是效仿蛮夷啊!" 翰林院编修尖叫起来。
"效仿蛮夷?" 朱振明猛地一拍桌子,惊得众人一颤,"当年郑和下西洋,船比他们大,人比他们多!何等威风,可如今了,洋夷都不远万里跑来大明了,跑到大明的前面来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典故,都听说过吧。再敢质疑者,革职查办!"
朝会刚散,武英殿的铜钲声尚未消散,英国公张维贤己像一阵风般冲出午门,蟒袍下摆扫过金水桥的汉白玉栏杆。"快!抬轿!去户部!" 他对着管家大吼,镶玉的腰带扣在急促奔跑中崩掉一颗珍珠。
与此同时,定国公徐允祯的轿子在东华门被堵得寸步难行。"让开!定国公府的轿子!" 管家挥舞着鞭子,却见前面挤满了抬着银票箱的小厮 —— 全是往户部赶的勋贵家奴。
户部衙门的铜锣刚敲过午时,门前己被挤得水泄不通。定远侯府的管家捧着一叠银票,跳上石阶大喊:"定远侯府一万两!先到先得!"
见此情景,英国公张维贤一脚踹开挡路的官员,玉带板上的和田玉险些磕碎:"都让开!英国公府的股份谁也别想抢!"负责登记的户部官员抱着账册缩在门后,看着潮水般涌入的人群,额头冷汗首冒。
就在勋贵们争得面红耳赤时,三辆插着亲王旗的马车疾驰而至。福王朱常洵的使者趾高气扬跳下车,身后八个壮汉抬着银箱:"福王殿下十万两!占股10%!"
"不好意思!陛下明令单一出资人最多一万两!" 人群中爆发出怒吼。使者却冷笑道:"福王殿下是陛下亲叔,破个例又如何?"
角落里,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的亲信小太监踮脚往账册塞银票:"王爷爷一万两,快记上!" "什么,王公公也要抢着入股?" 小太监亮出腰牌,尖声道:"陛下说得很清楚了,宫中太监和朝中大臣都可出资占股。"
户部尚书毕自严站在二楼,看着下面乱成一锅粥,气得抓起官靴就砸:"都给我排队!锦衣卫,把插队的全抓起来!" 然而怒吼声被淹没在嘈杂中,根本无人理会。
乾清宫内,朱振明透过窗棂看着户部方向腾起的尘烟,把玩着万历通宝铜钱轻笑。王承恩捧着账册入内:"陛下,福王硬要多占股,曹化淳公公也想以东厂名义投一万..."
"由他们去。" 朱振明将铜钱抛向空中,"告诉毕自严,每一笔钱都要登记造册,来源去向查得清清楚楚。让汤若望加快保险章程,红夷要是敢来,正好试试咱们的新船利炮。"
此时的户部衙门,定远侯揪着福王使者衣领怒吼,突然传来一声枪响,沸腾的人群瞬间安静,毕自严大声说道: "陛下口谕,排好队,再闹,自动丧失认购资格。"。在锦衣卫的指挥下,众人终于乖乖排队,英国公张维贤咽下唾沫,低声吩咐管家:"快去,就说英国公府只要1%,绝不多占。"
当夕阳给户部账册镀上金边时,毕自严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字 —— 三十万两认购额度,当天就售罄,不少没有抢到的大臣甚至不顾形象的当场大哭。毕自严突然明白,陛下这哪里是卖股份,分明是用真金白银将宗室、勋贵、太监和大臣,全绑在了同一条船上,只是如今这么多人想买股份买不上,接下来又会如何?
(http://www.94xsds.com/book/721964-1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