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萧仲恭与赵伦,受粘罕之命,充为正副使,来至宋廷,索求金帛等犒军之资。宋廷因肃王赵枢至今未还,且粘罕并未兵临东京城下,故而非但不允,反将二人囚禁于都亭驿(此处原专为款待辽国使臣而设,位于相国寺桥东。金灭辽后,金国使臣至宋,便暂住此处),至今己一月有余。
是夜,晚餐之际,萧仲恭与赵伦对坐于案前,满面愁容,望着眼前粗鄙饭食,无心举箸。
赵伦压低声音道:“萧公,我等须设法逃离此地,似如今这般,岂不是坐以待毙?”
萧仲恭道:“赵公所言甚是。虽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然世事无常,一旦情势有变,你我性命恐将不保啊!”
“那么,我等须速速离去方好,以免夜长梦多。”赵伦道。
萧仲恭道:“赵公且近前来。”
赵伦闻言,起身至萧仲恭身旁坐下。萧仲恭附耳低语,道出一计。
赵伦听罢,问道:“此计可行么?”
“赵公可另有妙计?”萧仲恭反问道。
赵伦摇头叹道:“我暂无良策。便依萧公之计行事罢,或可侥幸成功。”
自那日起,萧仲恭与赵伦每同馆伴邢倞交谈,便道二人降金实属无奈之举,心中深恨金人夺其家园。
萧仲恭又向邢倞道:“我与耶律余睹素有交情。然金国对我等心怀戒备,防范甚严。如今耶律余睹虽为粘罕西路军之监军,但金国不仅对其家属严加监视,更限制其兵权,使其难以施展才华。故其虽在金国,然处境艰难,备受掣肘,心中渐生异志。但虑及时机未至,故隐忍不发。倘若大宋肯助其一臂之力,我便可前去联络。日后,耶律余睹率契丹旧部定能除去粘罕与斡离不,以绝大宋后患。”
且说那萧仲恭,原为辽国贵族,出身显赫,父亲为辽国中书令萧特末,母亲为辽道宗第三女越国公主。保大三年(公元1123年),萧仲恭出任辅国上将军,率军扈从耶律廷禧西逃,被完颜娄室所擒,后效命于金国。那赵伦,亦为辽国旧臣,降金得官。耶律余睹,昔为辽国之骁将,因涉辽国内廷夺嫡之争,恐遭不测,遂率部众投奔金国。
邢倞闻罢,信以为真,忙去报知徐处仁、吴敏、李纲等人。
某日午后,萧仲恭与赵伦于室中弈棋正酣,忽闻门外刑琼之声,道有圣旨至。
赵伦忙启门迎接刑琼,刑琼方一入门,便道:“吾皇有密函一封,需二位大人暗传于耶律余睹将军。”
随即,刑琼呈上一蜡丸,又道:“此信函为吾皇亲笔所书,书于黄绢之上,再以蜡丸封之。”
萧仲恭恭谨接过那蜡丸,刑琼又道:“吾皇承诺,倘若耶律余睹将军肯归心大宋,当以山西之地赠之,助其立国,并许萧公以相位。届时两国将修永世之好,共享太平盛世。”
刑琼去后,二人相视而笑,心领神会。
次日,二人便由宋使陪伴,同赴金国。
雷公闻知此事,心生疑惑,欲向李纲求解,然屡屡未得其便。
这一日,雷公下朝后,牵着黑马方走出东华门,便见李纲与同知枢密院事许翰正在城门边低声交谈。
雷公急步上前,拱手道:“二位相公好啊!李相公,这几日我正欲寻你,不期今日在此相见!”
李纲闻言,转身笑道:“雷公,许久不见!寻我何事?”
雷公道:“我有一事未明,欲向相公请教。”
“噢?何事不明?”李纲道。
雷公顾盼左右,似有难言之隐。
李纲见状,便道:“我等己许久未曾畅谈,雷相公、许相公何不至敝宅共饮几杯?”
雷公闻言大喜,拱手道:“恭敬不如从命!那今日便叨扰李相公了!”
“如此甚好!同去!同去!”许翰亦大笑道。
(http://www.94xsds.com/book/746445-10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