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李府忧戚论朝政 三人共食鑫鱻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章 李府忧戚论朝政 三人共食鑫鱻餐

 

三人步入李府之后,李纲引许翰与雷公于厅堂中落座。随后,他悄然起身,走至门外,轻声对侍从李良吩咐了一番。李良闻言,即刻转身,匆匆向厨房奔去。

待李纲重返厅堂,安然落座后,雷公便笑道:“李相公,今日欲以甚么款待许相公我们二人?”

李纲亦笑道:“贵客临门,自当竭诚相待。”

雷公佯作正色道:“咱们可要事先说好,皛(xiǎo)饭可要不得!”

“毳(cuì)饭,亦要不得!”许翰接口道。

李纲道:“哈哈哈……,这两种饭,前人早己做过,我再去效仿,有甚意趣?二位且放心,我己交待下去,今日为二位奉上新奇菜肴!”

雷公与许翰闻言,相视大笑。

许翰向雷公道:“那咱们今日便耐心等待,看看李相公究竟会为咱们预备甚么美味佳肴!”

稍停片刻,李纲道:“雷公,你曾提及有一事不明,究竟是何事呢?”

雷公收敛笑容,正色道:“我听闻朝廷有意联络耶律余睹,共谋灭金之策。李相公,果有此事么?你以为此计可行么?耶律余睹是否真有异心?若此事败露,岂不授金人以柄?若因此事再启战端,又当如何是好?”

“雷公所虑之事,陛下与众宰执亦曾商议过。”李纲缓缓道,“如今陛下己明旨,三镇之地绝不割让。金人日后必来追讨,战事自是难免。耶律余睹若叛金,我朝则可坐观其变,静待双方自相残杀,我朝便可坐收渔利;若其不叛,权且当作离间之计罢了。如此一来,可令燕人德我,金人疑燕。”

“哦,原来如此。”雷公点了点头,道。

雷公低头沉思片刻,又道:“自金贼东路大军退去之后,我亦日夜忧心,未曾稍减。东京虽暂无敌军围城之危,然恐金贼秋后卷土重来。西路金军己将太原围困数月,我亲家林中鹤将军尚在王禀麾下。”

“嗯。金兵大队人马己离宋境,只因其不耐暑热。然此次斡离不轻取诸多财物,金人将愈发轻视我大宋,岂有今秋不卷土重来之理?太原仍被完颜银术可围困,亟待朝廷发兵救援。然自上皇还朝,朝廷上下又复往日之态,以为无事,文恬武嬉。”李纲长叹一声,道。

许翰亦随之长叹,道:“唉!当务之急乃是解太原之围,以及备边御寇,以防今秋金贼再次南侵。然而朝廷上下却在忙于何事?立太子、开讲筵、贬斥王安石、处置蔡京、蔡攸、童贯等奸臣及其党羽!陛下己诏蔡京移韶州,童贯移英州,朱勔移循州,蔡攸责授节度副使、永州安置。但几人党羽遍布朝野,若认真处置起来,岂不要耗费许多时日?届时,恐金兵又至矣!”

“西月之初,我曾上书,详陈防边御寇之策,共计八项。陛下初时允之,然诸事项或中途废止,或未认真施行。如今,朝中无良将,军中无精兵,马匹亦匮乏!是以,我整日忧心如焚啊。”李纲道。

雷公道:“如今朝中大将能战者有几人?老种老迈且病重,其弟种师中尚可一战,然亦己年近七旬。似仅有姚古、刘韐、折可求、王禀等数人堪用。”

许翰亦道:“是啊,金兵回朝后,陛下因老种经略相公老病,将其罢免为中太一宫使。那时,我任御史中丞,曾向陛下进言,莫要解除种师道之兵权。随后,我奉陛下之命拜见老种,问计于彼。老种曾言:‘我众敌寡,只要分兵结营,控守要地,使敌粮道不通,坐以待毙,敌人自可破之。’我便上奏道,种师道智虑未衰,尚堪重用。后来陛下才又起用老种,令其任河北、河东宣抚使,屯兵滑州。然朝廷无兵可遣,如今种师道唯有空职,麾下竟无一兵一卒!”

正说话间,李良前来禀报:“相公,饭菜己备妥。”

李纲便道:“这些烦心事,暂且放至一旁,咱们先去用饭罢!”

三人遂来到膳厅,李纲道:“来,二位大人,快快落座!”

雷公望了望桌上菜肴,不禁噗嗤一笑。

但见桌上摆有西只青瓷盘,各盛煮南瓜、炒鸡蛋、炖土豆,以及三尾红烧鲫鱼。

雷公笑道:“原来李相公备了‘三金’与‘三鱼’之餐!”

“较之东坡居士与钱勰,我是不是慷慨许多?”李纲说罢,脸色忽转,叹道:“今时不比往日,如今物资稀缺,价格高企,此三金与三鱼,我得来亦颇费周章!”

雷公面有戚色,怅然叹道:“不晓得我亲家林中鹤将军每日吃些甚么!”

“唉!金人己将太原附近州县悉数攻破,而后对太原采取了锁城之法,于城外矢石不及之地筑垒环绕,分人防守,使内外断绝粮草消息。数日前,城中将士欲奏报军情于朝廷,数次突围,均告失败,仅有一士卒侥幸逃脱,才将那缝于衣领之中奏报送出。据称,城中所备粮草尚不足一月之需!那士卒于太原城中时己忍饥多日,逃出太原府后以所带干粮勉强续命,至邻县时人己瘦成鬼相!据以推断,此时太原城中,莫说这三鱼之餐,就连三金之餐都求而不得!”李纲面色阴沉,连连叹气。

许翰道:“太原被围之初,朔宁府守将孙翊率先领两千兵马远道入援。其与金军战至太原城下,张孝纯非但未率军出城接应,反而闭门不纳。金人偷袭朔州,将城中妇孺尽驱太原,呼号于阵前。孙翊麾下多出自朔州,见此情状,纷纷哗变,将孙翊斩杀。随后,府州知州折可求率军翻山越岭,出松子岭间道而行,预备由交城入援太原。谁知方至交城,喘息未定之际,便与金兵狭路相逢。金军以逸击劳,宋军力不能支,故折可求大败而归。”

雷公道:“后来京城告急,各路勤王之师不再往援太原,而是纷纷驰援京师,对罢?”

许翰呷了一口酒,道:“正是。待斡离不退兵后,朝廷便令姚古往援太原。姚古于三月末复隆德府、威胜军,但于南北关与金人陷入胶着之态,己达月余。数日前,陛下又下旨,调种师中前去增援。

“种师中不是前往河间、中山了么?”雷公问道。

“种师中自井陉(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北)出兵,可与姚古军遥相呼应,结为犄角之势。完颜银术(zhú)可便须分兵作战。故朝廷遣种师中亦入援太原府。”李纲道。

雷公点了点头,道:“哦,我晓得了。”

“李相公所言极是。前日探兵觇得完颜银术可兵力有限,力不能支,意欲撤兵而去。我便连发文书催战。只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趁敌势锐减,一举将其击溃,太原之围不就得解了么?”

“消息可靠么?金人可是一向狡诈多端,不可轻信啊!”李纲道。

“确凿无疑!”许翰道,“只是这些西军惯爱拥兵自重,倘若种师中依旧进军迟缓,我便奏他逗挠之罪!”


    (http://www.94xsds.com/book/746445-10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