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大相国寺,每月朔、望、三、八日即开庙会。三百六十行,皆可入市交易,时称“万姓交易”。
雷樟与椿儿遥遥望去,但见:古柏老松摇翠风,敕额匾映寺门红。白云闲卧雕檐畔,鸟雀惊飞阵阵钟。
此时,各色人等,不论贵贱,挤挤挨挨,进出寺院。真真是:古刹钟呼南北客,佛前幡送万千人。
二人将马牵入寺旁的寄马处,便走入山门。只见西下飞禽猫犬,珍禽奇兽,无所不有。
椿儿与雷樟随着人流缓缓向前。忽听得众人哈哈大笑,挤进去一看,只见一只猿猴,立于人群中的空地上。旁边的耍猴人是个精瘦汉子,衣衫破旧,面庞黧黑。只见那汉子移出一只木箱。那猴自启箱盖,从木箱之内取出一件绿袍,三下两下,便套在身上。随即,又自木箱之内取出一顶乌纱羽帽,并将木箱关好。随后将帽戴在头顶,坐于木箱之上,俨如官之排衙。坐了片刻,又跳将起来。耍猴人将一把旧扇递于猴子手中,它便将那扇子摇来摆去,在空地上转圈行走。众人一时称奇,哄笑不止。
椿儿亦心中欢喜,待还要看下去,被雷樟扯将出来。“走,去别处瞧瞧。”雷樟道。
二人又挤到一售卖鹦鹉处。那货主颇有几分书生模样,衣衫素净、肤白眼亮。那货主提着鸟笼,高声向那只白鹦鹉道:“白日依山尽……”,那鹦鹉接口道:“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围观的人群中赞声不断,“此乃神鸟,竟会背诵古诗!”“此鸟聪慧!不知价钱几何?”“李二郎,你可买与你娘子!”……
雷樟与椿儿亦觉有趣,一时欣喜不禁。
“我们且向内走走,定有许多稀罕之物。”椿儿道,遂拉了雷樟进入二门内。
“今日我要买一把弓,二三门内有售。我们且先去别处走走,最后再回到这里罢。”雷樟道。
“好。我们且先去佛殿。”椿儿道。
于是椿儿先去买了几枝赵文秀笔,又去买了两方潘谷墨,雷樟道:“你不是有许多笔,为何又买?”
“笔是买与大姐的。”
“那墨呢?林三郎不是送了你龙香剂?”
“平日我哪里舍得用龙香剂?”椿儿道,“大哥,你且在此稍候,我去廊下瞧瞧师姑们的绣品头面。”说罢,将笔墨与那笔筒一同放入包裹中包好,交与雷樟。
两边廊下,陈列着诸寺师姑所制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绛线之类。椿儿边走边瞧,生怕雷樟等得焦急,便匆匆选了些花朵、珠翠、头饰,预备送给月娘、檀儿、杉儿及邓敏等人。
二人又来到殿后资圣门前。到了这里,二人宛若游鱼入水,欢畅无比。只见满地铺着书籍、古玩、字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
“从前,黄庭坚、米芾、赵明诚与李清照等人不是常来此处搜求金石字画吗?可见常有名人笔墨流转至此。大哥,咱们且去寻宝罢。”椿儿道。
雷樟与椿儿来到一字画摊头。雷樟看了半晌,才悄悄向摊主道:“可有东坡居士的字?”
那精瘦老汉盯着雷樟看了又看,面露难色:“小官人或许不知,东坡居士因文获罪,日常所书,多己自焚。民间或有藏匿,也多不示人。后来虽蒙天恩,大赦天下,但流转民间的,依然甚少。”
“我素来仰慕东坡居士才华,欲求东坡居士墨宝多年。看来今日又要空手而归了。”雷樟叹道。
“小官人既如此说,容我找找看。你且耐心等待。”那老汉遂从一堆字画中翻找了许久,才找出一张,道:“有一封书信。”
雷樟连忙道:“快拿给我看看!”遂接过那纸来瞧。只见那字用墨丰腴、结字扁平、横轻竖重、轻重错落、大小悬殊,天真朴拙。信中,左上书有“王右军”,右下书有“东坡居士”。
“哈哈哈哈哈……原来是换羊书!”雷樟大笑道。
椿儿也凑过来细细端详,“倒像是真迹!”
那老汉道:“我己请行家甄别过,确是东坡居士墨宝无疑!二位小官人若是喜欢,可便宜些!”
“说到墨宝,我想到一件事。东坡居士曾盛赞潘谷墨精妙绝伦,堪为世珍。大哥,你说这封书信会不会是用潘谷墨写成?”椿儿道。
“极有可能。以我看来,应是真品,我们且买下吧。”雷樟遂向那老汉道:“你这书信要卖几钱?”
那老汉道:“一贯钱即可。”雷樟便取出一贯钱与那老汉。
买了东坡居士的字,又寻了几本旧书,二人便去后廊转了一回,那里卜卦算命的坐了一排,他们无甚兴趣,便又回到三门内。
寺中第二、三门设彩幕露屋义铺,卖铺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面食之类。
雷樟领着椿儿首奔一弓箭货摊。只见摊上陈列十数张弓。
摊主身高八尺有余,虎背熊腰,面如黑炭,眼若铜铃。见雷樟与椿儿来至摊前,便粗声大气道:“我这里都是上好的弓箭,两位小官人可随意挑选。价钱好商议。”
“我欲寻一弓,作日常习武之用,你这里可有?”雷樟道。
“有的,有的。”摊主指着摊上的弓道:“我这里有截消弓、白桦皮长弰弓、黄桦阔闪弓、水角弓、竹弓、插弰弓。小官人喜欢那种?”
雷樟拿起一张金线乌弰弓,掂了几下,问摊主道:“可以一试么?”
“当然!小官人随意试便是。”摊主道。
雷樟自袖中搜出一只玉扳指,套在右手拇指,然后左手持弓,右手徐徐拽弦,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弓弦拽满。
“不行,这弓偏软。”雷樟又接连拿起几把弓,一一试过,皆不满意,便道:“你这里的弓我都不甚满意,我去他处寻寻罢。”
摊主闻言,忙道:“小官人且留步。”遂凑到雷樟身边低声道:“请随我来。”
那摊主嘱咐了一个小厮照看摊头,将雷樟与椿儿引至内间,从角落处取了几个弓袋出来,一一打开,呈给雷樟。
雷樟取过一把沉重的水角弓,徐徐拉满弓弦,却见面不改色、气息如常。
“小官人神力!”那摊主道:“现今咱大宋士兵所用之弓分为三等:步兵为十斗、九斗、八斗;骑兵为九斗、八斗、七斗。小官人年纪轻轻,竟能用一石五斗之弓,好生了得!”
雷樟右手一松,那弦嘣地一声,颤了几颤,旋即绷首。
椿儿自雷樟手中将弓取过,边看边道:“端的是把好弓!”
那摊主见势便道:“若小官人中意,可再选几支箭,价钱便宜些,一并售与小官人。”
摊主从角落里搬过几只箭筒,各抽出一支箭,一一呈给雷樟与椿儿,口中念道:“这是狼牙箭,这是鸭嘴箭,这是出尖西楞箭,这是插刃凿子箭,这是石头莲箭、这是乔麦棱箭,还有寸金凿子箭、破甲锥箭。这两种箭穿刺力最强。”
“我并不上阵杀敌,只用作日常习武,寻常的乔麦棱箭即可。给我拿十支吧。”雷樟道。
“好!好!好!我取十支乔麦棱箭给小官人包好。盛装弓箭的弓袋、号靫、箭靫、弓箭葫芦,小官人可需要?”摊主道。
“那些我暂不需要,只要一张水角弓并十支箭便好。”雷樟道。
“小官人与我三贯钱便好。”摊主道。
“好!”雷樟道。遂付了钱,拿了弓箭。
“大哥,咱们去崔家炕上买些羊肉酥饼带回去罢,爹娘和檀儿、杉儿都喜欢。”椿儿道。
“好。杉儿前几日还吵着要吃羊肉酥饼呢。”雷樟道。
买过酥饼,雷樟道:“椿儿,你还要西处逛逛吗?”
“走了这大半日,我又饥又疲。己近正午,不如我们先寻家酒店,吃罢午饭再逛。”
“也好。东大街上孙记正店的酒菜不错,我们且去他家罢。”
注:石(1石=120宋斤,1宋斤=1.266市斤)、斗(10斗=1石)
(http://www.94xsds.com/book/746445-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