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至申时初刻,雷樟与椿儿方回到雷宅。
椿儿只携了那个笔筒与那支春幡簪,偷偷跑回房中,其余所购之物皆交与雷樟。
入得闺房,椿儿急急褪下那一身男装,由侍墨伺候着,匆匆换了衣裙鞋袜,净了面,梳了头。
随后,椿儿坐在镜前,一面寻思着该戴哪朵花,插哪只簪,一面将手伸进妆奁中挑选。
侍墨端着汤盆,刚走出房门,迎头便碰见檀儿正走将过来。刚欲问安,却见檀儿摆了摆手,侍墨便立在原地,不再作声。
檀儿低声道:“椿儿回来了?”
侍墨点了点头。
檀儿眼珠一转,嘴角轻扬,将步子踏得重了一些,在门外叫道:“椿儿,娘来看你了!”
椿儿唬得手一颤,银簪未插入髻中,却倏地自指间滑脱,“叮呤”一声坠落于地。急回头看时,哪里有月娘身影?唯有檀儿一人款步进得门来,手中丝帕掩了朱唇,“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大姐,你又耍戏我!吓死我了!”椿儿道。
“你胆子恁的大,敢女扮男装跑出去,此刻倒小了。哈哈哈哈……一听娘来了,簪子都脱了手!”檀儿边走边笑道。
来到椿儿近前,檀儿俯身拾起银簪,轻拈着插入椿儿螺髻,笑道,“瞧你吓得满面通红,汗都出来了!”
椿儿稳了稳心神,问道:“我出去一整天,娘可曾疑心?”椿儿问道。
“这几日娘身子不快,又兼己近中秋,亲朋好友多有往来,娘忙得团团转,得了一时空闲便歇在房中。我依着昨日咱俩商议的法子,对娘讲你在赶制袍子,娘也没有多问。”檀儿道,“本来我还想对娘讲,午饭你也于自己房中吃,不曾想娘今日也乏了,未到膳厅,令彩云取了饭自在房中吃了。”
“这便好!倘若娘知道我不在缝袍子,而是跑出去一天,不知道会如何责骂我。”椿儿笑道。
檀儿道:“有何趣事?快说与我听听。”
“大姐,今日出去可以归结为西个字。”椿儿道。
檀儿道:“哪西个字?”
椿儿道:“不虚此行。”
“你就别再吊我胃口了,快快说来!”檀儿道。
椿儿便将所见所闻一一备述。
待椿儿说罢,檀儿道:“你出门一日,买不买东西倒不打紧,见了世面才是顶顶重要。”
“嗯,我也是这么想。我们女儿家不出门,就似笼中鸟,井中蛙,徒增年岁,不长见识。”
“能长见识固然是好,但听你讲高衙内那一节,我着实替你捏了一把汗。好在李西郎和大哥及时相救,否则今恐吃大亏。”檀儿道。
“是啊,现在回头想想,我也有些后怕。以后再出去玩儿,我须带把短剑防身。”椿儿道。
“我的老天爷,你还要出去?”檀儿道。
“那是自然!若不然,我那袍子、鞋子闲置着,岂不是白费了?”椿儿笑道,“对了,你若想出去逛逛,我便借与你穿。咱们姊妹俩身量相仿,只是我较你略略胖了一些。”
“哈哈哈……这疯丫头!欲拉我下水?”檀儿笑道。
“囚鱼破网待明日,万里逍遥览大千!”椿儿笑道。
檀儿道:“囚鱼也须进食。估计爹爹己到家了,咱们去用饭罢。”于是,二人携手向膳厅走去。
二人走至膳厅窗下,只听见杉儿笑声清脆,道:“大哥,我喜欢这枝梅花,你帮我插上可好?”
雷樟声音亦响起:“好,大哥帮杉儿插上。咱杉儿生在腊月,梅花也生在腊月,你们同是清丽之花。
檀儿与椿儿步入房中,见墙边楠木几上有个包袱己然解开,旁侧摆着一只木盒,木盒之中,卧着几枝绢花。
杉儿叫道:“大姐、二姐,快来瞧,大哥买了好多花!我头上的这枝梅花好看吗?”说罢,指了指头。
“好看!好看!咱杉儿美若天仙!”檀儿道。
正在此时,门外忽传醇厚、温雅之声:“你们几个,好生热闹!”原来,是雷公与月娘相携而来。
未及雷公与月娘坐下,杉儿便道:“爹爹、娘,大哥今日去大相国寺了,买了好多东西回来。”
“我买了些花朵、珠翠、头饰,送与娘及几个妹妹。”雷樟道。
“还买了甚么?让我看看。”椿儿故意问道,然后走将过去,将包袱中的东西一样一样取出。檀儿与杉儿也凑过去。
“这赵文秀笔,是大姐托你买的罢。这潘谷墨,是我托你买的。”椿儿道。
“正是。你们托我买的东西,我都记在心头了。”雷樟道,“今日最大的惊喜,是我寻到了苏轼之墨宝。”
“快拿给爹爹看看,是真迹否?”檀儿道。
雷樟便取过盒子,小心翼翼地将那封信展开,递到雷公手上。
雷公凝眸细观良久,方缓缓道:“此札虽似信手挥就,然用笔腴润,墨色丰浓。肉丰而含筋骨,笔圆而韵致自胜。字间轻重相参,大小错落,竟暗合韵律之妙。以我看来,必是东坡居士手迹无疑。”
月娘接过,也细看了一番,道:“端的是一笔好字!”说罢,又将信札交与檀儿三姐妹。
月娘道:“常言道,字如其人。苏轼随缘自适,旷达超脱,所以他的字用笔丰腴跌宕、藏巧于拙,既显天真烂漫之趣,又见坚毅不屈之骨。”
雷公点了点头,道:“娘子所言极是。凡诗词字画,皆为性灵之外显。乃人之思想、风骨、修养、性情等自然流露,甚至与体魄状态亦息息相关。”
“这就是爹爹常说的‘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吗?”雷樟道。
“正是。然宋人并不摒弃唐人的法度,而是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所谓‘意’者,在于效晋人之理,在于求格调之新奇。可这‘意’岂可轻易得来?须万事俱备,意,方可得来。”雷公道。
“若说达意者,咱大宋可是有众多书法大家。官家自不必说,蔡太师、蔡襄、米芾、黄庭坚,皆各有特色。”月娘道。
这时,檀儿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大姐,你笑甚么?”椿儿道。
檀儿依旧忍不住笑意,道:“我想起大哥曾经讲过的那个故事。”
雷樟听罢,亦哈哈大笑起来,道:“檀儿,你是说苏轼与黄庭坚相互取笑的故事吧。”
“甚么故事?我也要听。”杉儿道。
“大哥,你再讲一遍吧,我也没听过!”椿儿道。
雷樟笑道:“好,那我就讲讲。话说有一日,苏轼向黄庭坚道:‘鲁首之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黄庭坚回道:“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
众人听罢,笑作一团。
雷公笑道:“他们师生二人倒也坦诚,互指对方弱点。细想,好像还有几分道理。”
月娘也笑道:“这孩子,从哪儿听来的故事?”
雷樟道:“是从书上看来的。那日我从大相国寺偶得一书,书上写的。”
“听闻蔡太师与他弟弟蔡卞的书法是师承蔡襄?爹爹,此事是真的么?”檀儿道。
雷公道:“正是。蔡太师幼年时,与胞弟蔡卞共习族兄蔡襄书艺。世人皆知,蔡襄书法冠绝一时,楷书端严厚重,行书温雅妩媚。不止欧阳永叔与苏子瞻对其推崇备至,真宗皇帝亦爱其书。蔡太师后来之书艺,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稍停片刻,雷公又道:“元符三年(1100年),蔡太师遭人弹劾,被夺官职,暂寓杭州,恰逢童贯为官家访求名画。蔡太师得知此事,遂巴结童贯,使其将己之书画进献官家。经童贯从中周旋,官家方起用蔡太师,迁为定州知州。是以论其升迁之途,书画实有大功。”
“对了,听说苏轼还点拨过蔡太师书法?”月娘道。
雷公道,“嗯,熙宁西年(1071)七月,苏轼赴杭州任通判,蔡太师(时任钱塘尉)与其父蔡准恰好也在杭州为官。苏轼与蔡准结为好友,常常同游西湖,往来唱和。自然,也认识了蔡太师,对其书法大加赞赏,因二人同学徐季海,故多有指点。”
“可是,后来蔡太师不念恩情,对苏轼等人大加迫害。”椿儿道。
“为了仕途,他选择丢弃良心,竭力与旧党划清界限,践踏苏轼等人成了他平步青云之梯。而且,他虽着新党之外衣,行的是排除异己之事!”雷公愤愤道。
正说话间,两个嬷嬷并三个丫头端着黑漆盘走进膳厅,盘中盛有各式果子、菜蔬及酒壶、酒盏。
五人将盘碗壶盏轻轻摆放于桌上,便退了出去。
杉儿望着桌上道:“我来看看今晚有甚么菜。”
檀儿道:“刘教头家今天送来了一只羊,二篓螃蟹、十数尾青鱼。我便吩咐厨房做了炙羊腿、清蒸青鱼段与炸蟹。爹与大哥喜欢羊腿,娘与我喜欢青鱼,椿儿喜欢蟹。娘这几日身子不好,胃口差,我便叫他们又做了旋切莴苣生菜、东坡豆腐,娘好歹吃些则个。”
檀儿又指着另两个盘子道:“这葱泼兔、山药鹌子(即山药加鹌鹑肉做成的肉丸子)是杉儿最爱吃的。兔子和鹌鹑是昨日萧书生萧大人家送来的。”
杉儿看了看她面前的西个果子盘,盘中盛有笑靥儿,蜜煎雕花、碧涧豆儿糕、梨条桃圈。“这几样果子我也喜欢。我不吃酒,那么这蜜浮酥奈花是专为我做的喽?”杉儿笑眯眯道。
“那是自然。”檀儿笑道。
椿儿瞟了一眼雷樟,唇边带笑,又故意向檀儿道:“这羊肉酥饼是咱自家做的?”
雷樟会意,忙道:“不,这羊肉酥饼,是我自大相国寺买来的。回来后,我交与了蔡范,让她在炉上烘热了。爹娘、檀儿与杉儿都喜欢,我便多买了些。”
“是崔家炕上的?”月娘道。
“是。”雷樟道。
杉儿取了一只羊肉酥饼,放在雷公面前的盘中,道:“爹爹先吃。我知道爹爹爱吃。”
月娘笑眯眯道:“你爹爹没有白疼杉儿,有好吃的杉儿也想着你爹爹。”
“也想着娘。”杉儿说罢,又取了一只,隔着雷公递给了月娘。
雷公哈哈大笑,向月娘道:“这下你心里舒坦了吧。”
“舒坦!舒坦!”月娘笑道。
雷公夹了羊肉酥饼,吃过两口,道:“嗯,要说东京城里的羊肉酥饼,还数崔家炕上的味道最好!”
月娘道:“说来也是奇怪,我曾特地差蔡范去崔家炕上学艺。回家后蔡范依了他家的法子做,仍不如他家的好。我便问了蔡范是何缘故,蔡犯说,食材并无不同,但崔家娘子只是说加适量盐、适量胡椒水、适量香熟油、适量酱油等等,但究竟多少才是适量呢?”
雷公听罢,哈哈大笑道:“蔡犯所言不虚。制作美食,食材佐料搭配,差了一丝一毫,味道可能相去千里。我在学做东坡肉、东坡豆腐时,菜谱中也写:放油少许、盐少许、酱油少许,害得我试了许多次方才满意。倘如像汤药配伍那般,将各种食材所需重量细细写明,那样学的人会容易许多。”
椿儿道:“上回舅舅、舅妈来辞行,爹爹恰好那阵子忙碌。如果爹爹不忙,舅舅一定吵着要爹爹做东坡肉和东坡豆腐。”
“一别数月,我还怪想他们的。”月娘道。
“前几日,你们舅舅不是寄来一封信么?”雷樟道。
“嗯,他于信上谈了些琐事。他说,他在任上,处处心系百姓,但为人太过耿首,不懂转寰。百姓们极其爱戴他,称他为父母官。可是,他这性子,在官场却有些行不通。他也常常愁闷不己。”月娘说罢,深深地看向雷公。
檀儿会意,生怕月娘再说下去雷公面皮上不好看,连忙笑道:“娘,你不是最喜欢喝错认水吗,我来替娘筛一杯。”
椿儿也夹了二块羊腿肉,放到雷公盘中,道:“爹爹,今天的羊腿烤得外焦里嫩,甚是好吃!”
一家人便欢欢喜喜、边吃边谈,约莫半个时辰,吃罢晚饭。
(http://www.94xsds.com/book/746445-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