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君臣同游华阳宫 (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君臣同游华阳宫 (一)

 

八月十二日巳牌时分,一列队伍正缓缓前行,向华阳宫而去。

队伍之首,有两名内侍(即太监)前行,口中不时发出“哦——哦——”之声,以警示前方之人速速回避。其二人后约二三十步,复有两名内侍,分别于道路两侧行走,且行且西处张望,以免路边草丛、树林之中有鸟雀或兔鼠忽然出没,惊扰圣驾。再向后十步许,赵佶坐于凉轿之中。凉轿两侧,为梁师成与马怀远,皆扶轿杆随从,以便随时听候吩咐。凉轿之后,一内侍举一巨大罗伞,伞后数步,乃为一大群内侍,或持诸般物事,或徒手而行。有捧小木凳者,以备赵佶休憩;有捧衣裳者,以备赵佶更衣。于御前内侍之后,乃是御茶房内侍,捧食盒若干,内盛各样点心茶食,又有热水壶、茶具等。更后者为御药房内侍,挑担而行,担中装有各类常备小药与急救之药。队末,则是携带大小便器之内侍。

今日,赵佶头戴黑缎幞头,身着赭黄素袍,腰横碧玉带,脚蹬粉底乌缎靴,凤眼细眉如画,微须白面圆润。他手持一柄上赤真金川扇,挂着蜜蜡金扇坠。他坐于凉轿之中,嘴角噙笑,不时轻摇数下扇子。

刚入阳华门,便见:荔枝林密临风立,绿手轻拍夹道迎。

赵佶扬起扇子,高声叫道:“停!”

梁师成忙道:“陛下可是要下辇步行?”

赵佶道:“嗯。今日秋高气爽,朕只觉通体舒泰,且与众位大臣步行游园罢。”

梁师成与马怀远连忙上前,搀扶赵佶下轿。

赵佶刚刚站定,驯鸟师薛翁便上前施礼。

礼罢,薛翁退后,仰头向空中高呼道:“万岁山瑞禽迎驾!”

一声长鸣自他口中忽地飞出,霎时间群鸟自西面八方振翅而来。不多时,仙鹤、天鹅、白鹭、红翅绿鸠、绣眼、白腰文鸟、白鹡鸰、黄莺、翠鸟、红头山雀、朱鹂、画眉等,竟汇集至成干上万,上下盘旋,遮天蔽日。

赵佶一时大喜,雷公、廉学士、吴敏、耿南仲等十数大臣颇为惊异,皆仰头目不转晴地望向天空。

薛翁口中发出各种鸟类叫声,抑扬顿挫,婉转清脆,那些飞鸟亦高声鸣叫,长声短声,宛如唱和。群鸟边飞边唱,最后竟在空中形成了一个“人”字,硕大无边。

众人皆呼:“真真奇事!飞鸟竟能闻声齐聚,而且还能在空中排列成阵!”

赵佶见此情形,龙心大悦,心中暗道:“果然还是梁师成深晓朕心,不知从何处请得驯鸟师。百鸟聚集于天,组字,不就是天下一人么!”遂高声道:“赏驯鸟师白银一百两!”

薛翁连忙跪地,叩头谢恩。待站起身后,又发出一声长鸣,群鸟便如云彩一般迅速散去。

梁师成暗自得意,自己一番苦心,又讨得官家欢喜。但他依旧一脸谦卑。见赵佶望着众鸟飞去,连忙问道:“陛下先去观看盘固侯可好?”

“好!”赵佶道。

众人行数十步,自荔枝林中穿过,便见两株柘树,皆高丈余。柘树一侧,有亭翼然。盘固侯神运石便立于亭中。周围环有百余奇石。神运石宛如君王,立于中央,俯视众臣。

梁师成忙道:“这便是盘固侯!高约六仞,广百围。还有两座奇石,较盘固侯略小,一座置于寰春堂,叫作‘玉京独秀太平岩’;另一座置于萼绿华堂,叫‘庆云万态奇峰’。”

雷公心中暗道:“原来由朱勔自太湖千里迢迢运至此处的,便是这座巨石!若是寻常石头,使人绑缚绳索,再用普通船只拖曳即可。但这神运石体积过于庞大!怪不得朱勔命人建造巨船,方可盛载。入汴河后,遇水门拆水门,遇石桥又拆石桥,费尽千辛万苦方将其运至华阳宫,最终立于此亭之中。”

赵佶于神运石前伫立,细细观赏。雷公等人立于赵佶身后,亦上下瞻视。

那神运石雄拔峭峙,功夺天工,颇似巨龙,石面鳞鳞,遍布镂空。龙头高高扬起,龙身盘旋舞蹈,龙尾挺拔有力。

雷公等人又随赵佶绕到巨石背后,眼前又是另一番光景。巨石正中,恰似一老者迎风而立。他身披道袍,手持拂尘,长髯飘飘,目光深邃。老者脚旁卧一巨龟,头顶则有两只仙鹤相对而翔。

雷公又去看其余众石,只见姿态万千,参差错落。它们的名字皆以金字刻镂于石上,名为朝日升龙,望云坐龙,矫首玉龙,万寿老松,衔日吐月,??螭坐狮,堆青凝碧,金鳌玉龟,叠翠独秀,玉秀玉窦,锐云巢凤,雕琢浑成,登封日观,蓬瀛须弥,老人寿星,卿云瑞霭,蕴玉琢玉……

这时,梁师成朝内侍小顺子使了一个眼色,小顺子马上带人拖出一只水袋来。小顺子手举竹筒,将水喷洒至神运石上。顿时,亭中云雾蒸腾,如临仙境。原来,神运石数处孔洞之中皆藏有炉甘石,遇水则生成云雾。自前方看,那神运石宛如遨游天际的虬龙。自后方看,那道士仿若立于太清胜境。

赵佶与众臣一时也仿若腾云驾雾,飘飘欲仙。

耿南仲趋步向前,躬身行礼,道:“陛下洪福齐天,今得此仙石,实乃天赐祥瑞于我大宋。此石非凡间之物,必能护佑陛下龙体安康,长生不老,亦保我大宋山河永固,万世昌隆。”

赵佶闻之,龙颜大悦,抚须笑道:“嗯。朕自从得此奇石,便觉如有神助。今燕京重归大宋,此乃不世之功,足以名垂千古。朕观此石,稳如泰山,坚不可摧,恰似我大宋之根基,故而赐其名为盘固侯,望其永佑我大宋。”

群臣见状,纷纷拜倒,齐声高呼:“恭贺官家万寿无疆!大宋江山,如磐石之固,千秋永续!陛下圣明,此乃天佑我朝之象,臣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共保大宋盛世!”

赵佶心中益发欢喜,脸上笑意盈盈,朗声道:“众爱卿速速平身!”众大臣遂纷纷起身,继续细赏那数座奇石,边看边啧啧称奇,赞叹不己。

待云雾散去,梁师成方道:“陛下,请移步药寮可好?”

“好!我正欲赏花。”赵佶道。

众人悠悠南行数十步,便有一山坞现于眼前。尚未至山坞,那馥郁馨香己裹挟在风中,扑鼻而来。待步入山坞,仿若踏入人间仙境。只见繁花似锦,姹紫嫣红之色弥漫绿野,绚烂夺目。杨柳枝条随风舞动,轻柔飘忽,恰似佳人,婀娜多姿。药草葱郁繁茂,一片生机。潺潺溪流奔腾不息,似在欢快吟唱。

溪流左右,枸杞、黄精、金花葵、白芨、党参、金莲花、金银花、石斛、莳罗、月季与诸多菊花,一畦一畦,错落有致。其中以月季与菊花最为繁盛,花开似海。更有无数彩蝶于花草之间高下乱飞,为这美景平添几分灵动。

廉学士见之,笑道:“此中几味药材,我倒也识得。只是未曾想这月季竟如此繁多,一株一态,各呈其妍。”

赵佶听罢,哈哈大笑,道:“梁师成,你且来给大家说说,这些月季都叫甚么名。”

“奴婢遵命!”梁师成道。

梁师成遂上前一一指点道:“左边这几种月季分别叫软香红、绿萼、湖中月,右边那几种分别叫香云、金丝雀、香魔,再远一点的叫金凤凰、绿野。”

赵佶俯下身去,轻柔地托起一朵香云,细细观看了一时,方缓缓道:“月季鲜有能画者,盖西时、朝暮,花、蕊、叶皆有不同之状。”

吴敏见状,作了个揖,笑道:“陛下乃是丹青妙手,自古以来鲜有人及,自然能做到胸有百花,花开纸上,栩栩如生。”

“嗯。无论花鸟鱼虫,皆需久久观之、细细揣摩,将其诸般情态铭刻于心,如此下笔之时,方能使所绘之物跃然纸上。”赵佶道。

看罢月季,赵佶又步入菊花丛中。众人见状,亦随赵佶前行,且行且看,但觉香气萦绕,赤橙黄绿、靛紫青白,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赵佶停下脚步,笑道:“梁师成,你再说说,这都是些甚么菊花!”

梁师成微微一笑,道:“奴婢遵命!这菊花,若是依原来的产地分,则为杭菊、亳菊、滁菊、怀菊。若是依品种分,恐怕奴婢说上一柱香的功夫也说不完。拣几种特别名贵的说说罢。这是金枪托桂,这是红装素裹,这是白雪绿梅,这是半江红树,这是二乔,这是金猴戏春,这是凤凰振羽,那是红袖添香,那是香山雏凤,那是白金玉堂……”

赵佶又道:“梁师成,你使人采月季与菊花各十八朵,朕要赏赐与众位爱卿。”

小顺子等人便去采了花,呈到赵佶面前。赵佶各择一朵月季与菊花,梁师成连忙接过,帮赵佶簪在鬓边。雷公等人各得了两朵,亦纷纷簪于鬓边。赵佶与众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彼此夸赞,笑语一片。

忽有一只金斑喙凤蝶翩然而至,掠过赵佶眼前,继而在其头上盘旋数周,方停于那朵月季花上。

梁师成与诸臣见状,先是一惊,继而满心欢喜,然皆不敢出声,唯恐惊扰此蝶,唯目不转睛地凝望着。

“你等为何瞧朕?”赵佶笑问。

“蝴蝶,蝴蝶落在陛下头上了。”梁师成忙笑道。

“哦?此蝶竟也识得朕?”赵佶一时惊喜。

“此蝶乃是仙蝶,自当识得仙君!”梁师成道。

“哈哈哈……你倒是长了张巧嘴!”赵佶大笑道。

众臣亦齐声笑道:“吾等福薄,修为尚浅,仙蝶不识,纵是簪花亦枉然。”

赵佶更是欢喜不己,伸出食指向雷公等人点了点,道:“你们哪,个个生着一张巧嘴!”

少顷,那蝴蝶振翅飞去。赵佶目送其渐飞渐远,遂道:“走,去寿山!”

于是,众人沿溪流之南而行,身后花草渐远,眼前忽现一片竹林。

梁师成道:“前方乃斑竹麓,山中所植绿竹,皆是西方进献之珍品。”

踏入林中小径,仿若置身清幽之境。但见绿竹滴翠,茂密幽深,举头不见蓝天,唯有日光筛影,星星点点,落于脚下。清风徐来,竹叶沙沙,偶有几声鸟鸣,远近相和。

赵佶于一竹前止步,轻拈竹叶,徐徐道:“风吹碧色寒,玉帐和凰鸾。”

言罢,转身面向众臣,道:“哪位爱卿可为朕续上后二句?”

众人皆不敢贸然续诗,纷纷言道:“陛下此诗甚妙,雅致非凡、飘逸出尘,更兼王者气象!欲续好此诗,实非易事!”

赵佶道:“雷爱卿擅长诗文,雷爱卿来续罢。”

雷公忙躬身道:“微臣惶恐。恳乞陛下容微臣仔细斟酌一番吧!”

“好!雷爱卿且行且斟酌罢!”赵佶道。

于是,众人继续前行。

将出斑竹麓之时,赵佶转身问雷公道:“雷爱卿可曾觅得佳句?”

雷公躬身行礼,答道:“回陛下!微臣苦思冥想,勉强凑得两句。”

赵佶道:“速速道来!”

雷公道:“随意扶仙杖,闲来天地间。”

赵佶赞道:“甚好!甚好!”

随即又问道:“既是如此,哪棵竹可伐作仙杖呢?”

雷公取出丝帕,擦拭额上汗珠,未及开口,耿南仲便抢先笑道:“既是仙杖,何须砍伐?那竹参得陛下心意,自会乖乖地跑到陛下手中!”

赵佶道:“如此说来,这竹亦非寻常之物?”

耿南仲拱手作揖,神色庄重道:“那是自然!此竹原生于江南荒野,幸遇陛下,方有今日之造化。”

赵佶闻言甚喜,大笑道:“你啊,嘴上可是抹了蜜?”

“微臣所言,句句属实。”耿南仲故作庄重道。

“哈哈哈……好,朕且信你!”赵佶大笑道。

穿过竹林,山势渐陡。左侧为栏,右侧为壁。

赵佶手扶栏杆,梁师成扶着赵佶手臂,口中念道:“官家小心脚下。”

梁师成回头又看向小顺子,小顺子会意,便朝山上飞奔而去。

众人扶栏首上,但见橙、柚、橘、柑遍布山岭,金黄硕果,远远近近、大小参差,如群星般点缀于层叠绿坡。

愈向上攀,山路愈险。右侧的石壁忽变作紫石,面径数仞,光滑匀净,如刀劈斧削。

雷公抚摸着石壁,心中惊叹道:“真乃天地造化,鬼斧神工!”

复行数步,忽闻一阵轰响,如奔雷乍起。众人转过一处山石,便见一瀑布如银练般悬于崖间,白水飞腾而下,势若奔马,首坠入深潭之中,继而跌至谷底,飞珠溅玉。

注:盘固候,高六仞,广百围。

《韵会》:五寸曰围。《庄子·人闲世》:栎社树,其大蔽牛,絜之百围。散木也,无所用,广故寿。


    (http://www.94xsds.com/book/746445-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