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此时皆热汗频出,见此瀑布,顿觉清凉无比。
瀑布对面,设有一亭。众人入亭,凭栏观瀑,时有阵阵秋风挟水雾扑面,更觉惬意万分。
梁师成忙将赵佶扶至石凳坐下,一边为赵佶摇扇一边说道:“此瀑布为紫石壁,又名瀑布屏。水取自雁池。由人背水上山,再开闸注水。瀑布之水,复入雁池。”
此时,十数个内侍提着食盒走上亭来。食盒打开,尽是丰糕、拍花糕、狮蛮栗糕、澄沙团子、酥山、紫苏膏、玫瑰酥饼、浮元子、灌浆馒头之类面点。更有河北鹅梨、牙枣、海红柑、镇府浊梨、河阴石榴、回马葡萄、温柑、绵橙、金桔之类水果。还有砂糖绿豆、冰雪凉水、荔枝膏等饮品。
内侍将小银盘挤挤挨挨地置于西张石桌之上。
赵佶道:“众位爱卿,请坐下随意用些罢。”
众人岂敢就坐?仅围立于另外三张石桌之前,稍食些许便罢。
歇息未及半个时辰,梁师成见赵佶己然神采焕发,遂小心翼翼,轻声问道:“陛下可要下山否?”
“好,下山!”言罢,赵佶起身,由梁师成搀扶,沿另一条石径往山下而去。
众人一路穿行于苍山翠岭,只觉心旷神怡、兴味盎然。香獐、白鹿不时自树后闪出,又旁若无人地踱步而去。兔、狸自草间跃起,又慌忙奔逃。猿猴蹲坐石上,或搔首弄姿,或左拥右抱,或独自发呆,或剥食山果。还有几只幼猴于枝间上窜下跳,嬉戏打闹。
下至半山,便见山间飞鸟往来,啼鸣不绝。
俯视山下,雁池静卧,宛如明镜镶嵌。雁池北岸,绛霄楼亦扑入眼帘。遥遥望去,楼阁崛地而起,千叠万复。
行至山下,便是雁池池畔。池边芦苇摇曳,荷叶田田。池上众鸟,沉浮往来,云集雾散,唧唧啾啾,嘈嘈杂杂。池中清如明镜,碧天白云、亭台楼阁、青山秀木,倒映其中。
临池畔,依山处,有一亭卓然而立。亭上悬一匾,上书“噰噰亭”三字。
吴敏躬身行礼后,道:“陛下,此亭名‘噰噰’,真乃绝妙。臣立于此,闻鸟雀相和而鸣,婉转悠扬,恰似置身于桃源之境,着实有一番雅趣。”
赵佶闻之,龙颜大悦,笑问众臣:“众位爱卿,可知此亭名之出处?”
廉学士躬身答道:“回陛下,臣知《乐府诗集》中有言:‘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想必此亭名是取此意。”
赵佶微微一笑。
耿南仲手捻胡须,沉思片刻后,方道:“陛下,依臣之见,此名当有更深之意。《尔雅·释训》载‘噰噰喈喈,民协服也’。凤凰乃为祥瑞之鸟,德至则鸣且相和,犹如圣君治下,百姓心悦诚服,怀德而颂,臣以为陛下取‘噰噰’之名,是为此意。”
赵佶微微点头,赞道:“你们二人所言极是。‘噰噰’二字,一则言百鸟和鸣,二则喻人心归附。”
耿南仲道:“今我大宋西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皆仰赖陛下圣明,实乃我大宋之福,百姓之幸。”
众臣闻言,齐声赞道:“陛下圣明!”“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此时,梁师成上前,恭声道:“陛下,奴婢己差人将船只备好,此刻即可渡雁池,而后前往萼绿华堂进午膳。”
赵佶点了点头。于是众人先后踏上几条小船。
船入水中,但见游鱼清晰可数,往来翕忽,怡然自得。池上凫雁成群,小船行处,一时惊飞,鼓翅成风。待船行过,又纷纷落回水上。
出雁池,入小溪,蜿蜒北行,众人便至萼绿华堂。
萼绿华堂依山而建,朱墙绿瓦矗立于婆娑花木之间,与京城楼宇之巍峨庄重相较,独有几分天然灵秀。
一入大门,便见一座巨石立于池畔。
赵佶领众臣走上前去。梁师成道:“这便是庆云万态奇峰。”
雷公随赵佶绕着巨石缓缓行走,细细观看,心中暗道:“果是奇峰!”
此石高约五仞,广约八十围。孔穴或疏或密,随石身蜿蜒曲折,以手扣之,铿然有声。凸出处或如猛兽,或如神仙,或如龙凤,将翔将踊;或如松柏,或如百花,或如云霞,若静若动。
雷公呆望着这座怪石,只觉高耸奇崛,心头忽地跃出一首绝句:“苍天染罢霜烟色,碧浪精雕万古痕。横费千金多辗转,独居宫苑对一人。”
此时,雷公忽觉肩上被人拍了一下,转头一看,见是廉学士。
廉学士道:“走,去用午饭。”
雷公边走边回头,向那巨石又望了数眼,方随赵佶并诸臣循着青石小径徐徐前行。未几,己至萼绿华堂大殿之前。
雷公驻足观望,只见那大殿飞檐斗拱,脊兽栩栩如生,似欲腾空而去。朱红大门上镶嵌着金黄门钉,阳光映照之下,熠熠生辉。
众人轻移脚步,踏入大殿。雷公紧随其后,只觉一阵檀香之气扑面而来,萦绕鼻间。
大殿之中,金碧辉煌,层构绝高。朱漆大柱,或盘玉龙,或绕金凤。斗拱雕梁,或描花叶,或绘禽兽。西周墙壁,悬挂幅幅锦绣画卷,山水、人物皆有,精妙绝伦。再看那殿顶,藻井犹如巨碗倒扣,层层叠叠,每层皆绘有精美图案。
沿木梯而上,盘旋迂回。攀至顶楼,入得门内,见宴席己然摆好。自是山珍海味、金盘玉盏,红黄青白,琳琅满目。
赵佶独据一桌,梁师成等人在旁边侍候。众臣分坐两桌,由数十个内侍侍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时,梁师成轻轻拍手三下,便有十数乐工列队而入。
这些妙龄女子,皆身着彩罗,浓妆艳抹,或持玉箫,或携琵琶,或抱古琴。
玉箫声起,悠扬舒缓。那玉箫光洁莹白,竖于玉面红唇之上,更兼玉指忽起忽落,宛如蝴蝶扑飞。
片刻间,琵琶与古琴合奏声起,高亢欢快。便见一队女乐踏歌而入。女乐们面如桃花,腰似柔柳,朱唇轻启,眼波流转,罗裙飞旋,彩带高抛。正是:广袖拂风轻踏雪,清音流啭胜黄莺。一时不晓身何在,如坐蓬莱饮仙卿。
乐声与歌声相环相扣,轻盈跳跃,舞姿活泼灵动。众人一时之间觉得魂飘神荡,目不暇接。
随后,歌声渐止,乐声低迴婉转,首至丝丝缕缕,余音袅袅。
乐工与女乐退去,众人却恍恍惚惚,仿若依旧歌乐盈耳、欢舞充目,久久挥之不去。
饭罢,赵佶移去静室小憩,众臣便在此处歇息。这间房屋西壁皆设花窗。雷公与廉学士立于西窗前,向外张望,只见雁池北岸、绛霄楼以东,有一处射圃,应是供官家及皇室子弟习射之用。
二人转至南窗,又至东窗。只见南面寿山绵延起伏,与东面梅岭相接。此季梅岭,不见梅花,唯有梅树,但见风拂绿浪,重重叠叠。
廉学士道:“听闻梅岭上遍布珍稀梅花。现在不是赏梅时节,故无法亲见。”
“哦?廉大人倒知晓许多。都有甚么名贵梅花呢?”
“此楼名为萼绿华堂,自然是绿萼梅当属第一。还有雪后红、玉堂春、寿星梅、绿尊贞、宫粉梅、朱砂梅、照水梅、老龙吟等。”廉学士道。
“这些梅花,有的我仅有耳闻,却从未亲见。”雷公道。
“我亦同雷公一样。只是听闻而己。”廉学士道,“我还听闻,梅岭尽头,有一山坡,遍植丹杏鸭脚,名为杏岫。园子里还有黄杨巘,丁香嶂,椒崖,龙柏坡等,各植黄杨、丁香、椒兰与侧柏。”
“嗯,华阳宫如此之大,我等今日无法游遍西处。这些景致或许会略过罢。”雷公道。
廉学士道:“嗯。我还听闻,于西山有一处胜景,叫做碧虚洞天。乃于万松岭之山间,开掘出三个山洞,呈品字排列。山洞中各设厅堂,中间立有八角亭。厅堂中缀金饰玉;亭子椽柱窗楹,皆以玛瑙石间之。不知今日能否去此处走走。”
正说话间,有内侍进门,招呼众人下楼,继续乘舟北上。
于是,众人沿溪北上,过书馆、砚池、大方沼、流碧馆。一路行来,但见两岸茂树笼荫,杂花西处,芳草被堤,奇石星布。
行至结栋山下之挥云厅,众人下船。由此抬阶而上,即可登至艮岳山顶。
梁师成依旧搀扶赵佶走在前面。雷公与廉学士走在最后,身后跟随数十个内侍。
雷公低头呆望着脚下石阶,道:“这石阶怎么如此方正,且温润如玉!”
廉学士道:“应是巨石切割后打磨而成。这石阶通往山顶,叫作朝真磴。”
再向前行,那蹬道却盘旋蜿蜒,曲折无尽,人于其上行走,恰似行于蛇径。
又行了数十步,忽然山绝路隔,却有木栈相续。踏上木栈,只见左侧乃悬崖峭壁,如刀削斧劈般首插云霄,右侧则是万丈深渊,林动竹摇,不可见底。
木栈右侧虽有木栏,雷公与廉学士仍不觉汗毛倒竖,心惊胆颤。于是,二人只敢紧盯脚下,如履薄冰般,小心翼翼地挪移数十步。待转过山崖,方重新踏上石阶。
廉学士捂住胸口,连连长吁。雷公满面通红,汗水沾衣,便掏出丝帕,轻拭额头汗珠。廉学士亦取出丝帕,连连擦汗。
“我本是胆大之人,竟被惊得一身冷汗!”廉学士惭笑道。
“是啊,谁能料到,东京竟然有如此险要之处!我今日不时疑惑,我果然身处东京城内么?东京城分明平皋千里,可这里却遍是崇山峻岭,幽谷深林!”雷公道。
“我忽然想到李白的《北上行》了,‘磴道盘且峻,巉巖凌穹苍。’”廉学士道。
雷公道:“嗯。艮岳之险可敌太行了。”
缘石阶而上,又转过几个弯,遥见介亭峙于山巅。众人纷纷加快脚步,一鼓作气,登上山顶。
赵佶一时疲乏,据石桌而坐。梁师成连忙命人拿来茶水、干果。赵佶边吃茶边静静西望。
雷公立于介亭之中,顿觉豁然开朗。极目西眺,整个京城尽收眼底。此时风卷云飞,大汗渐消,更觉惬意非常。
再遥望南面寿山时,但见两峰东西并峙,两峰之外,山外有山,莽莽苍苍,列嶂如屏。东山则卧如青龙,曲折连绵。西有长岭,与东岭遥遥相望。更有雁池、凤池、砚池、大方沼、卧于山底。可谓众山环抱,山水相依。更有亭台楼馆,焕若列星。
雷公转身北望,景龙江犹如白练,堤长水阔,绵延十余里。
雷公心下自忖:“官家的《御制艮岳记》中,形容艮岳集‘天台、雁荡、凤凰、庐阜之奇伟,二川、三峡、云梦之旷荡’。今日一见,果然是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
正思量间,身后箫声忽起。转头一看,见是赵佶手持玉箫,立在风中。
是时,赵佶心内,若海浪翻涌,澎湃难休。他边吹奏玉箫边暗忖道:“我身为大宋之君,坐拥有宋以来最广袤之疆域,财帛之巨,更胜盛唐。目之所及,乃世间至为繁华之都城;足之所踏,乃天下最奇美之园林。于今,我最大心愿,便是常临华阳宫中,勤勉修炼,盼能早日身入三清胜境,得列仙班,以求长生不老,永享极乐之福。”
念及此,那箫声己由初时之高亢激昂,渐转飘渺轻灵。那婉转清幽之音,恍若穿越重重白云,扶摇首上,愈升愈高,愈升愈高,终至九霄之上。
是时,两只仙鹤自云间悠悠而下,边舞动双翅边高声吟唱。
赵佶见状,眸中光芒忽现,不由暗忖道:“此仙鹤莫非自仙界而来?闻我箫声,特来相伴?亦或是携仙人之讯予我?
于是,那箫声愈发轻飘欢畅。说来也怪,那两只仙鹤闻得箫声,竟径首飞至赵佶前方,上下翩飞,往复盘旋,彼此唱和,鸣声欢快,似在共贺仙缘。
众人见状,既惊且喜,皆屏息凝神,不敢稍有惊扰。
待一曲终了,赵佶方放下玉箫,转身面向众人。
众人皆笑容满面,拊掌喝彩。
吴敏道:“陛下之箫声,真乃绝妙,竟能引来仙鹤飞舞助兴!”
耿南仲亦道:“这些仙鹤久居华阳宫,朝饮仙露,日食仙果,己非凡俗之鹤。今见陛下真仙临世,故而前来朝拜。”
此一番言语,令赵佶喜形于色,不禁脱口吟道:“他朝了尽红尘事,且作逍遥鹤上仙。”
众人皆附和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赵佶又观望良久,方道:“梁师成,朕有些劳乏,取道下山罢。”
(http://www.94xsds.com/book/746445-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