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韩使求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章 韩使求和

 

晨光微熹时,云苓端着桔梗盏站在书房外。

指尖在漆盘边缘无意识地,昨日桃林里张仪转身离去的背影仍在眼前挥之不去。她深吸一口气,轻轻叩响雕花门扉。

“进。”

那道声音比往日更加沙哑。推门而入时,云苓看见张仪伏在案前,面前竹简堆积如山。

“大人,要趁热喝。”

她将药盏轻轻放在唯一空着的案角,刻意避开那些摊开的军报。张仪头也不抬,朱笔在竹简上勾画,笔尖在“韩”字上重重一顿,墨迹晕开些许。

“放着吧。”

云苓福了福身,退到一旁的砚台边开始研墨。墨条与砚台相触的沙沙声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

“昨日……”

张仪突然开口,云苓手一抖,墨条在砚台上划出刺耳声响,没想到他会主动提及此事。

“昨日多亏白将军相救。”他声音平静道:“你与他……”

云苓指尖发凉。

她低头看着砚台中漆黑的墨汁,那里映出自己苍白的脸色:“白将军仗义相救,奴婢感激不尽。”

“白起年轻有为,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张仪搁下笔,指尖轻轻敲击案几,“你若想……”

话未说完,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墨寒匆匆进来,额上还带着薄汗:“大人,韩国使臣公仲朋求见,己到府门外。”

张仪眸光一凛,方才那点微妙的柔和瞬间消散:“带他去前厅。”起身时,蓝色深衣带起一阵风,拂动了案上的竹简。

云苓正要退下,却听他道:“你留下奉茶。”

前厅里,公仲朋一袭绛色官服,正襟危坐。见张仪进来,连忙起身行礼,腰间玉佩叮当作响:“见过张相。”

“公仲大人远道而来,有失远迎。”张仪在主位坐下,示意云苓上茶,“不知有何指教?”

云苓跪坐在一旁煮水点茶,听见公仲朋压低声音:“敝国愿献城池与秦,以求休战。”

茶匙碰在盏沿,发出清脆声响。云苓余光瞥见张仪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点,那是他思考时的小动作。

“韩国合纵联齐,如今战事不利才来求和?”张仪声音带着几分讥诮,“未免太晚了些。”

“相国明鉴。”公仲朋额头渗出细汗,“韩实为齐魏所迫,不得己而为之。今愿与秦共伐楚国,以表诚意。”

水沸了,云苓将茶汤注入青瓷盏。热气氤氲中,她看见张仪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连横三晋伐齐楚——这正是他一首以来谋划的大局。

“哦?”张仪接过茶盏,指尖在盏沿轻轻,“韩国要如何共伐?”

“宜阳之东有城曰穰。”公仲朋凑近几分,“城坚粮足,可为秦伐楚之据点。韩愿献此城,并出兵两万助战。”

云苓添茶的手微微一顿。穰城地处要冲,若得此城,秦军南下伐楚便如利剑抵喉。她悄悄抬眼,看见张仪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

“公仲大人远道而来,先歇息片刻。”张仪忽然起身,“此事容本相与大王商议。”

送走公仲朋后,书房里只剩下他们二人。张仪站在地图前,手指点在穰城的位置,眉头紧锁。阳光透过窗棂,在他侧脸投下斑驳的光影。

“你觉得韩使所言可信否?”他突然开口。

云苓一怔,没想到他会询问自己的意见:“奴婢……不敢妄言。”

“但说无妨。”他转身,目光如炬。

云苓抿了抿唇:“公仲朋是韩王心腹,此番前来,必是韩王授意。但韩王懦弱多变……”她犹豫片刻,“韩国朝堂派系林立,公孙衍为韩相,又向来主战伐秦,恐怕……”

“恐怕生变。”张仪接过她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走回案前,提笔在竹简上写下几行字:“所以我们要快,趁韩王主和派还未变卦,即刻拿下穰城。”

笔锋在“穰”字上重重一顿,墨迹深深浸入竹简。

云苓看着他凌厉的笔势,忽然明白为何秦王如此倚重他——这般洞若观火的眼光,雷霆万钧的决断……

“备车马!”张仪站起身,对墨寒疾声道。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云苓默默收拾茶具。

傍晚时分,张仪才从宫中回来。

云苓在廊下遇见他,正要行礼,却见他摆摆手:“备些酒菜,公仲朋晚间还要来。”

“大王答应韩国求和了?”

“暂时休战。”他唇角微扬,“穰城三日后交割。”

月光如水,照在回廊的地砖上。云苓看着张仪眉宇间难得一见的轻松,竟也跟着勾起唇角。

“还有事?”张仪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云苓慌忙摇头,福身退下。


    (http://www.94xsds.com/book/801587-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