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心上人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3章 心上人吧?

 

暮色西合,郢都的街巷次第亮起灯笼。

云苓跟在张仪身后三步入的距离,青石板路上,两人的影子被灯火拉得忽长忽短,时而交叠,时而分离。

驿馆的青铜灯树燃着十二盏油灯,将室内照得通明。张仪解下腰间玉组佩放在紫檀木案上,青玉相击,发出清越的声响。

“收拾行装吧。”他背对着云苓,修长的手指拂过案上竹简,“明日启程回秦。”

云苓整理简牍的手微微一顿。竹简边缘的毛刺扎进指腹,细密的疼痛让她回过神来。“这般匆忙?”她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紧绷。

“楚使己快马加鞭赴齐。”张仪转身,烛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跳跃,“楚王怕是等不及要丈量那六百里地了。”他的唇角勾起一抹笑意。

云苓一怔,指尖无意识着竹简上的刻痕,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大人......”她抬起眼帘,“秦王当真答应将商於六百里给楚国吗?”

房间里突然安静,檐角铜铃被夜风拂动,叮咚一声脆响。

张仪执笔的手悬在半空,墨汁顺着笔尖滴落在简上,晕开一片漆黑的圆。他抬眼看她,眸中情绪晦暗不明,却是什么也没说,最终化作唇边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这神情云苓再熟悉不过——每当他在朝堂上要给诸侯下套时,便是这般模样。

云苓思考着,突然又起来什么来,“明日就要出发,奴婢......奴婢去准备些路上用的干粮。”她仓促地低下头,鬓边一缕碎发垂下来,“昨日路过市集,看见有卖桂花蜜糕的,想买些在路上带着。”

张仪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轻轻颔首:“去吧。”

云苓福了福身退出房门,首到走出驿馆很远,才敢让呼吸彻底放开。

夜风裹挟着桂花香扑面而来。

云苓深吸一口气,拢了拢衣襟,提着裙摆朝着记忆中的面人摊子快步走去。

青石板路上,她的绣鞋踏出细碎的声响。

街角的灯笼在风中摇晃,老匠人正要收摊,看见她来,笑眯眯地从箱笼里取出一个布包。

“姑娘来得正好。”他粗糙的手指小心地揭开布包,“老头子我多用了些心思,连这位郎君眉间的神韵都捏出来了。”

云苓的指尖轻轻碰了碰那个身着深衣的士人小像。面人不过三寸高,却连张仪微挑的眉梢、抿唇时的纹路都分毫不差。尤其是那双眼睛,明明用的是黑豆,却仿佛真能看透人心似的。

“那是姑娘的心上人吧?”老匠人笑着将布包递过来,“祝二位和和美美,白头偕老啊。”

云苓一怔,眸中多了一丝酸涩,最终她只是摇摇头,接过布包,多给了老匠人几枚楚币。

回程的路上,她绕去了昨日的糕点铺子。铺子己经打烊,只有老板娘在收拾蒸笼。“要买蜜糕?”老板娘擦了擦手,“只剩最后一笼了,有些凉了。”

“没关系。”云苓轻声说,看着老板娘用荷叶包好糕点,又塞进她的手里。

云苓抱着糕点和面人往回走,郢都的夜色浓得化不开。路过章华台时,她听见里面传来阵阵乐声——或许,楚王正在庆祝与秦国的“盟约”。

驿馆的窗口还亮着灯。云苓在门外站了一会儿,才轻轻叩门。

“进来。”

张仪正在整理竹简,案几上摊开着那卷所谓的“秦王亲笔”。听见门响,他头也不抬地问:“买到了?”

“嗯。”云苓将荷叶包放在案角。

她的话戛然而止。张仪突然伸手,指尖擦过她的手腕——那里沾着一点面人上的颜料,朱红色的,像一滴血。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云苓的心跳快得发疼,慌忙低头道:“不……不知在何处蹭到了。”

张仪若有所思的看了她一眼,最终,他只是收回手,淡淡道:“去休息吧,明日要赶路。”

云苓退出门外,怀中的面人贴着心口,微微发烫。

她想起老匠人的祝福,心中发酸。

檐下的铜铃又响了。云苓靠在门外的柱子上,慢慢滑坐在地。她知道,等回到咸阳,就是她离开的时候了。而这个面人,将会是她唯一能带走的、关于他的一切。

夜色深沉,楚地的星空格外明亮。云苓望着那些星辰,忽然想起屈原《离骚》里的句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大人的路还很长……

只是她的路,终究不能与他同行了。


    (http://www.94xsds.com/book/801587-5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