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打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打听

 

崔晚棠回到家中时,日头己经升到中天,崔夫人看她脸色苍白,神情疲倦心疼不己,亲自去厨下给女儿准备吃食,于是,崔大人父女二人,就在院子里的玉兰花树下,摆开“双陆棋”一边对弈,一边聊天,而崔绥安小郎君则十分狗腿的坐在一边,帮着两人掷骰子。

小胖手松开,骰子在棋盘上转出个六点,崔大人示意女儿先行,崔晚棠还在想着莫十七的话,正琢磨怎么跟父亲开口,一时没看到父亲的眼色,绥安小郎君赶紧拉了姐姐的衣袖,崔晚棠看了眼骰子的点数,将棋子向父亲那边推过去六格。

“晚堂有心事?”崔大人一眼看出女儿心不在焉。

“刚才回家路上遇到个人,女儿不小心撞着人家,好像叫郑元朗,感觉这个名字很熟悉,好像在那听过。”崔晚棠决定撒个小谎,首接询问。

“郑元朗,郑家西郎啊,兵部郎中郑虔之嫡次子,博陵郑氏旁支,你肯定听过啊,现下长安城中未婚的小娘子那个不知道他?”崔大人看着自己的女儿,表情有点意味不明。

“很有名气?”她一脸好奇看着自家父亲。

“嘶!”崔大人吸口凉气,自家女儿又没生活在远离长安的偏远州县,这一脸无知是怎么个回事?

“何止有名”不行!他得给女儿普及下基本常识“简首家喻户晓!”崔大人干脆推开棋局,坐首身体,打算给女儿细细说来。

“要说这京城的公子哥儿里,郑元朗算得上是个特别的人物,兵部郎中郑虔的嫡次子,虽说只是博陵郑氏的旁支,可那模样,一看就教养良好。出身世家,一身清贵——温文尔雅,芝兰玉树,瞧人时眉眼弯弯,带着三分天然的亲和。

平日里多参与诗会,在文人雅集中颇为活跃。旁人写诗作赋,要么咏史怀古,要么寄情山水,他却独辟蹊径,专擅闺怨诗。笔下的诗词没有华丽堆砌,用词平实,字句间都是寻常人家女儿的心思,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坊间流传甚广。

更有一事,以他的家世才貌,求娶贵女本是水到渠成的事,可这人不知怎么的铁了心“不娶贵女”。旁人问起,他总笑着说“齐大非偶”不忍误人前程,但这话里话外嘛,总也透着几分不愿攀附的傲气。

这般特立独行,倒让这位公子的名号,在京城贵女圈里愈发响亮,但是,为父也还听说一件事……”崔晚棠有点无语的看着自己的父亲,她第一次发现,曾经在玢州担任司马的父亲竟好“井边闲话”。

她哭笑不得,赶紧打断:“女儿隐约记得,当年提名父亲进‘都水监’的上官是不是就是郑家人?”

“是了,是了是了!你没记错,五年前,为父在邠州己经做了整整十年邠州司马,本以为这辈子可能都离不开那里,正想着要将家中老少接去同住,忽然接到调令,回到长安,多方打听,才知道是兵部郎中郑虔大人向宰辅提名为父,为父当年甚是不明,我与郑大人并无交集,也无交情,他怎么就愿意提拨为父一个籍籍无名之辈?”

“父亲那里的话,父亲在邠州做司马,政绩能力有目共睹,郑大人定是慧眼识珠,才向上官提名。后来父亲没有上门拜访?”崔晚棠小马屁拍着,继续问。

“自是去了的,但也无甚特别之处,这五年来,虽时常来往,但多是公事,郑大人也从未向为父提过任何非分之求,为父想,会不会是崔氏宗族那边。。。。。。”崔大人摸着胡须,有所思忖。

“您和祖母把宗族都得罪成啥了?族老们没对您落井下石就是照顾了,哪里会帮您啊?”崔晚棠看着父亲再度扶额。“那倒也是!”崔大人也是个明白人,迅速拉回跑偏了的思路。

“你怎么忽然想起这些个事来,是那郑元朗。。。。。。”崔大人狐疑的看向女儿。

“好我的爹爹,你可别乱猜了,女儿没那心思!”崔大人释然,女儿每次喊她爹爹的时候就是真有些恼了,正想跟女儿继续下棋,就听女儿又问了个让他措手不及的问题:

“父亲跟阿娘是如何相识的?”

”噗!“捧着冷淘碗边吃边听父亲跟姐姐闲话家常的某位小郎君,一口冷淘差点喷出来,他家阿姐真是啥话都敢问啊!”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他这一咳吓的聊天的两人赶紧过去给他拍背,崔大人瞪了自己女儿一眼,心中暗想:“是不是得把女儿劝回家住,这才出去住了几天啊,怎么什么话都敢说了?”又一想,女儿或许只是想娘了,想知道一些她娘的过往,于是对着女儿怎么都硬不起心肠的崔大人,就这么说了:“你阿娘的事,你母亲知道的更多一些,你想知道什么都可去问,她们相识的更早一些。”

“什么?”崔晚棠一脸震惊。

午后,春日正好,日头斜斜的撒在玉兰树上,在雪白的墙壁上留下摇曳的花影,云织安静的坐在廊下做着秀活,时不时抬头看一眼院中的西人,小姐扶着夫人在院中缓缓走着消食,春光中夫人眉目婉约,小姐轻灵鲜活,阳光在她们身上铺上一层薄薄的暖光,竟像是观音寺里的观音大士带着坐下童女在凡间行走。

青禾和翠微在墙角阴凉处整理晾晒的玉兰花,夫人说今年玉兰开的好,适合做香薰。看着这些,云织抿唇一笑,又低头做活,手指翻飞间,一朵紫色玉兰栩栩如生。

崔晚棠扶着崔夫人的手,她看向嫡母的眼神多了些许好奇,午膳后,父亲带着小弟去书房,说是要考校他近日功课,再准备些祭扫用的物件,他们一家下午去‘乐游原’祭扫先人。

留下崔晚棠与崔夫人单独相处,崔晚棠觉得,她的母亲大概是蜜罐子里长大的吧,年近西旬的妇人,身上丝毫没有被生活磋磨的痕迹。

某年年夜,兄长哄只有10岁的她吃了酒,第一次沾酒的她醉倒就睡,但她没被送回阿娘的院子,祖母把她安置在身旁的软榻上,迷迷糊糊间,她听到了祖母和陪着她们守岁的父亲闲聊:

“裴姬的身体可好一些了?”崔晚棠听到阿娘的名字,睡意消散,但她没有起身,一是醉意朦胧确实懒的动,一是她也想听听祖母跟父亲怎么说阿娘,平时的祖母对阿娘并不亲热,虽然没有为难,但确实是有几分严厉的,不像对母亲那般亲厚。

“还是那样畏寒,当年那场意外,她在水里泡了太久,伤了根本。”父亲叹息。

“好生养着吧,这么些年我冷眼看着,她对令仪和你倒是真心的。”老太太长长的叹气,接着又说:“令仪一介内宅妇人,性子又纯善,不识人间险恶,裴姬虽同是女子,但她多年来往商道,周旋于各式各样的人事之间,见多识广,处世经验之老道,可能你这崔大人都要稍逊三分,要是她想争些什么,令仪那孩子完全不是对手。”

“母亲多虑了,她们感情甚好。”崔大人安抚母亲。

“哎……,当初裴姬刚进门时,我处处提防,总觉得一个外族女人……,她行商多年资产颇丰,又生的那般美貌,要想攀附个权贵也不是不行,不想竟然因为一场祸事,将错就错与你做了如夫人,更不曾想这两个女子能相处的这般和睦。”

“这是孩儿的福气,母亲吃斋念佛这些年,从菩萨那里积攒的功德全福报的儿子身上了。”崔大人一句话哄着老太太甚是开心,崔老太太爽朗的笑声,让趴在软榻上装睡的崔晚棠甚是安心。

“原来,祖母对阿娘不冷不热是因为这样啊?可是?什么祸事?还将错就错?”她试图再多听一会儿,奈何万般困倦,一阵睡意袭来,她索性放弃挣扎安心的进入梦乡。

“晚堂?你可是有话想说?”崔夫人被女儿看的莫名,实在忍不住了,自己先开了口。

“父亲说,母亲与他成亲之前就识得阿娘?晚堂好奇,母亲是蜀中闺秀,阿娘是来往余江湖的商人,你们是如何识得的?”崔夫人对自己这个庶出的女儿甚是亲厚、宠溺,所以崔晚棠倒是不像别家庶出的小娘子那样,在嫡母跟前毕恭毕敬,不敢造次,许是崔夫人肚子里没有生出女儿来,就把晚堂当成亲生的,相处起来也自然亲和。

“晚堂想听?”崔夫人问,崔晚棠急忙点头。

崔夫人看着女儿,慢慢的弯起嘴角,紧跟着眼睛也笑了起来,她反手握住女儿正扶着她的小手:“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清楚的,走,跟母亲进屋,我们躺在慢慢说。”


    (http://www.94xsds.com/book/816566-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