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夜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夜谈

 

曲江春日宴结束,崔晚棠送母亲回崔宅,崔大人公务繁忙,差人回家说夜间要巡视漕运河道,让夫人自己歇下不用等他,他若回家太晚自去书房歇下,崔夫人一听,委屈巴巴的看着女儿。

晚棠懂母亲想要自己留宿的意思,正好她也有事想要继续询问,就痛快的应承下来。灯烛摇曳下,母女两人一起躺在窗边的贵妃椅上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母亲还没说,是什么样的祸事让阿娘愿意留在崔家的?”崔晚棠嗑着瓜子,喝着‘杏仁引子’铁了心的继续听阿娘和父母的‘清谈杂论’。

崔夫人明显也兴致盎然,十分乐意讲给女儿听……

暮春的灞桥,柳枝在风中翻涌,苏令仪攥着蜀锦帕子望着长安城,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十里长亭的青石板路湿漉漉的,与蜀地温润的红泥小径全然不同,连檐角铜铃的声响都透着京都的厚重。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听阿爹的话。”苏令仪喃喃自语,耳畔又响起离家那日母亲的叹息。

“蜀地到长安何止三千里路,崔家这样的门第就算只是个旁支,我这满口蜀音的新妇,若行为举止出了差错,岂不让崔郎为难?更何况……当初阿兄可是挥着竹竿,将初次上门的崔郎打出家门的,”苏令仪心口便发紧“未来婆母是否会心有芥蒂?”

“阿晚这是要把帕子绞出花来?”苏照斜倚着马车,表情似笑非笑开妹妹玩笑“要不咱打道回府?全当陪阿兄来长安开了回眼界。”

明知道苏照只是逗弄自己玩,苏令仪心里还是生了怯意。她望着巍峨的城墙,忽然觉得自己渺小得如同城墙缝隙里的蝼蚁,竟真生出了临阵脱逃的意思。

就在苏令仪踌躇犹豫近乡情怯时,远处传来急骤的马蹄声。官道上一骑一马飞奔而来,马上之人正是崔家郎君崔晏和,崔晏和看到送亲队伍,翻身下马冲着苏照拱手行礼:“舅兄辛苦!诸君辛苦。”然后亮晶晶的眼睛看向苏令仪。

他身后跟着一辆装饰素净的马车,车帘掀开,一位身着半臂襦裙的嬷嬷利落下车,她动作利落,步履稳当,精明的目光扫过众人,落在了苏令仪身上。苏令仪下意识攥紧裙摆,心跳如雷,竟比崔晏和在锦江江畔捧着玉佩向她求婚时还要慌乱。

“莫怕。”熟悉的温热气息拂过耳畔,崔晏和不知何时己站在她身侧,“这是母亲身边的宋嬷嬷,看着我长大,最好相处。”苏令仪紧张的挤出个微笑出来,宋嬷嬷也向她轻轻颔首。

宋嬷嬷转身扶了同来的崔母下车。苏令仪没有想到,她未来的婆母竟亲自来接她,赶紧上前行礼问安。

“佛祖保佑。”崔母执起苏令仪的手,“可怜我儿这般养在深闺的女子,千里奔波,想是吃了不少苦。”她语气温柔。

苏令仪未及回话,苏照己经上前半步拱手行礼:“伯母怎的亲自来了,晚堂她受不起。”

崔母转眸看向他,眼角笑意更深:“好孩子,这一路辛苦你了,别说这些客套话,咱们快快回家!”她抬手轻拍苏照肩膀,“伯母备了长安最地道的胡麻饼、乳酿鱼,给你们接风洗尘,看看与你们蜀中风味是否有所不同。”

暮色中,苏照绷紧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苏令仪挨着苏母坐进马车,望见婆母温和的笑脸,心终于是安定下来,街边酒旗招展,胡姬酒肆的琵琶声若隐若现。原来长安的风里,也有能让人安心的醉意。

只是当马车停在苏家大门口,真正见到崔家时,兄妹两个都是意外的,早就听说了崔晏和是遗腹子与寡母独居,家中人口简单,但兄妹两怎么也没想到,能简单成这个样子。

‘平康坊’的崔宅,靠近东市,地段倒是繁华,绕过青砖影壁,方见三进院落层层铺开——正厅的‘悬山顶’覆着灰瓦,飞檐下的斗拱虽未雕刻繁复纹样,却也错落有致,檐柱刷着素白漆,倒比朱红更显清雅。

廊下几株梧桐生得葱郁,叶影斑驳落在粉白的墙壁上,像是谁随手泼了幅水墨。三进三出的西合院形制,正儿八经就两个主人,再有十几位仆役……。

苏令仪看向苏照,苏照虽然也惊讶,但他面上不显,对着妹妹笑的意味深长:“傻丫头!父亲要是没打听清楚,敢让你进崔家那种豪门深院?就你那脑子,能被人生吞活剥了!”

后来待嫁的日子,苏照没事就去坊间晃悠,听到不少传言,他回去就给妹妹复述:

“你公爹一个世家公子为什么会走了武将这条路?其中肯定有原因,他活着的时候,宗族还能顾着些体面,场面上起码过得去,他这一战死,他那留在家中的新婚妻子可就惨咯,外人不知道里面的事,但想也想得到不是?”

“听说你那婆母当时己有六个月的身孕,不到双十年华的女子,一身白孝,背着包袱,捧着你公爹的牌位,走出崔府大门时,一滴眼泪都没掉!啧啧啧……,刚烈!”阿兄啧啧赞叹。

“阿晚啊,你听为兄一句,你这婆母不简单,不过我仔细打探这几天,也有所了解,她虽为人是精明强悍,但也护犊子,你呀,只要得了她的心,估摸着就在你家那一亩三分地也能横着走,妹夫要是欺负你,你就去你婆母跟前哭,她定会护着你的。”

苏令仪看着这个感觉不怎么靠谱的兄长,内心无语。

婚礼如期而至,场面说不上豪华,但热闹非常,鼓乐喧天,红绸扎就的喜车碾过青石板路,历尽千辛从蜀中送来的嫁妆装饰的一新,一百二十抬整整铺满了三条街巷,引起众人欢呼。

崔晏和掀起轿帘看着他的新妇的眼神全是满足。三拜高堂时,苏令仪团扇遮面偷看婆母,平日里端庄的崔母,那会子笑的开怀,人竟是年轻了几分。撒帐的彩果噼里啪啦落满婚床,宾客举着琉璃杯高呼"合卺同心",胡姬舞姬旋动石榴裙,琵琶羯鼓将长安的暮色都敲成了醉人的酒。

婚礼结束,苏照请辞,却硬是被崔晏和留了下来,他说:“令仪第一次远行,第一次离开家人,舅兄一走,恐怕心中不安,还劳舅兄多住些日子,让令仪适应些时候,也多给我一些时间,让我置办些关中特产,劳舅兄带与岳父、岳母品尝赏玩。”

他说的诚恳,却气笑了苏照:“咋啦?你娶个媳妇还要捎带个舅兄不成?没见过如此的啊!”

崔母在旁边满面笑容,拉着苏令仪的手,却是对着苏照说:“孩子,你就多留几日,让晏和带着你们兄妹好好看看这长安城,回去也好叫亲家放心。”


    (http://www.94xsds.com/book/816566-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