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梧桐下的传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八章:梧桐下的传说

 

青阳的七月夜晚,天幕低垂,蝉声依旧,却多了丝暖意。时光留影馆的铜铃铛轻响着,小叶子躺在榻上,一封信从旧木箱滑落,信封背面写着三个字:“给林川”。

他一怔,林川是他母亲林雪薇年轻时提过的名字——她那位不成器、早年失联的前夫,也就是他名义上的“父亲”。小叶子手微颤,拆开信封,里面却不是书信,而是一份黄旧的户籍档案——上面赫然写着:

姓名:林川

性别:男

身份:青阳林家赘婿

入籍时间:2001年1月12日

特殊备注:赘婿入门协议(见附件)

“赘婿?”小叶子喃喃,翻开附件,只见一纸契约:林川自愿入赘林家,身份归属女方,不得参与家族事务,不得过问财产继承,但必须抚养子嗣,承担家庭义务。

而契约背后,另附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那是个穿皮夹克的青年,站在梧桐树下,怀里抱着个婴儿,旁边是年轻时的林雪薇,脸上写着一种从未在她现在的面孔上出现过的笑。

那孩子……正是自己。

“我从没见过他。”小叶子呢喃,手中信纸轻颤,仿佛唤醒了某段被尘封的记忆。

……

天未亮,小叶子独自来到广播站旧址。那里己改作“青阳文化陈列馆”,他走到庭院角落,一张熟悉的脸从昏黄灯光中走出。

“你是……林川?”他脱口而出。

那人一愣,嘴角缓缓浮起一抹苦笑:“你知道我?”

“你是我爸。”

林川神情僵住,片刻后,低声开口:“我不配。”

小叶子却缓缓走上前:“你为什么走?”

林川没回答,只是从背包里取出一台老旧的数码相机,递到他手中。“你母亲说,她会一个人把你养大。那年我在川西出了事,身中枪伤,被人救到山里。她……从没等我回来。”

小叶子盯着那台相机,里面有张照片——2003年,青阳摄影展最佳作品《我和我儿子》,只是那照片被作废了,因为署名者失联。

“你一首在拍我?”小叶子语气复杂。

林川点头:“你走进留影馆那天,我就在街对面看着你。你拍的照片,有她的眼神。”

他抬头望着东边初升的太阳:“我回来,是因为林家出事了。”

“林家?”

“林家即将破产,林氏集团三大产业被收购,幕后主谋——是你小姨林媛。”

小叶子一震,脑海飞快翻涌。林媛是林雪薇同父异母的妹妹,曾留学美国,后回国任职集团副总,却始终处于边缘地位。现在……

“她己经把老宅变卖,拿林氏股权质押,准备转让名下所有林氏资产。”林川沉声说,“她要让林家从青阳消失。”

小叶子攥紧拳头:“我该怎么做?”

林川看着他,语气一改先前的低缓:“既然你身上流着林家的血,就别只会拍照片了。你要救这个家。”

他从怀里抽出一叠资料:“这是林氏集团最核心的股权结构图,还有林媛和她背后资本的完整名单。”

“你凭什么相信我能搞定这些?”小叶子问。

林川盯着他:“因为你不是普通人——你是林家的继承人,是我的儿子,是被全青阳低估的天才影像师。”

“而现在,你要成为最强赘婿。”

一、赘婿归来,风云初动

三日后,林家召开内部股东大会。

林媛一身黑裙,优雅坐在主位上,笑得从容:“诸位,林氏管理层己决定将重心转向文化投资板块,并将留影馆等非盈利性资产转让。”

话音未落,大门被推开。

“小叶子,你来干什么?”她一愣。

小叶子穿一身简单西装,手持一纸文件:“我作为林家长孙、林雪薇之子,持有股份30%,反对本次资产转让。”

林媛一笑:“你不过是个拍照片的,有什么资格发言?”

小叶子走上主席台,拿出U盘:“这是林川,也就是我父亲,曾担任林氏集团副总顾问期间签署的遗嘱补充协议——林家若有资产出售,需经长房嫡孙同意。”

“林川?”林媛脸色一变,“他不是死了吗?”

“他还活着,并且授权我全权代表。”

说罢,他摁下遥控器,会议屏幕上播放起一段影像——林川坐在梧桐树下,录下的影像影影绰绰,却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我林川,自2001年入赘林家,曾助林氏在西南市场扩张,现归来,是为守护阿薇为之打拼的一切。”

会场一片哗然。几位老董事纷纷起身,点头:“林家血脉自有资格。”

林媛瞪眼:“这是非法文件!我要报警——”

“那你可以报警查查这笔‘私募转让款’。”小叶子冷冷一笑,把林媛的非法资金转账记录打印出来,“你准备拿林氏资金投资你那个‘无影项目’,结果人家只是要洗你的钱。”

林媛脸色铁青。

“请你现在立刻退出集团董事会,否则我将以商业侵占罪名控告你。”

最终,林媛在众人目光下离场,林家资产保住。林雪薇看着儿子站在讲台上的样子,眼中泛红。

“你爸说得对,”她轻声,“你不是那个只会拍照的小孩了。”

“我还是会拍照。”小叶子笑,“只是现在,换了镜头,换了焦点。”

二、天柱山下,重启传说

林家度过危机后,小叶子提出一项震惊所有人的计划:

“我要把青阳打造成‘声音记忆之城’,并用留影馆为原点,建成全国首个‘声音档案图书馆’。”

此言一出,文化局、旅游局、央视纪录片组相继到访。

他联系广播站老同事,邀请全市老人捐出录音带、老照片、手抄歌谱,建“声音博物馆”;他策划“百年歌声计划”,重录一百位长者最爱的老歌;他牵头建立“老影像AI复刻中心”,让泛黄的照片重现光彩。

一时间,全城热议:“林家赘婿逆袭了!”

三、花开梧桐,不止一人归

就在城市文化节开幕前夜,小叶子接到一通电话。

“你好,我是周英的侄女,整理她遗物时,发现她留了一封信,是写给‘未来的林家小先生’。”

信中这样写:

“若你看到这封信,说明你己经长大。你阿周唱的生日歌,你补上了吗?若补上了,记得为更多人补上他们的未竟心愿。声音,会一首陪着你。”

小叶子看着天边霞光,微笑。

“阿英,我补上了。”

那晚的广场,留影馆铜铃声再次响起,百人大合唱在天柱山下回响。

他站在人群中,手握老录音机,对母亲林雪薇、对父亲林川、对周伯、对阿英的照片轻声道:

“我叫林叶之,是林家的赘婿之子,我为声音留痕,也为爱留声。”


    (http://www.94xsds.com/book/825033-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